近期,一些专家提出“取缔外卖”和“叫停电商”的建议,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实体商业摆脱困境,重现往日繁荣。然而,这一激进主张在网络上引发了巨大争议,支持与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那么,这种做法是否可行?又是否值得提倡?
再探讨“关闭电商”的提议。实体商铺经营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简单归咎于电商的发展。首先,民间资本大量涌入传统行业,导致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实体商铺的生存空间被压缩。其次,租金成本不断攀升,尤其是在繁华商业区,高昂的租金让许多店主难以承受,辛苦经营所得往往大部分用于支付租金。疫情的持续影响使得人们外出购物频率降低,线上购物需求相应增加。因此,即使关闭电商,实体商铺也未必能恢复往日辉煌。更重要的是,电商行业提供了超过两千万个就业岗位,关闭电商将导致大量从业者失业,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事实上,实体商铺并非没有应对之策。在用户体验方面,实体店具有独特优势。许多消费者反映,网购商品与图片存在差异,而实体店能提供更直观、真实的购物体验。例如,购买衣物或鞋履时,消费者更倾向于到实体店试穿,确保合身舒适后再购买。部分实体店通过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青睐。
实体商铺还可以尝试线上线下融合的经营模式。一些实体店主抱怨电商抢走了生意,却忽略了自身也可以拓展线上业务。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实体店能够扩大市场覆盖范围,提升竞争力。实际上,一些电商平台也在积极布局线下实体店,以弥补自身在体验度方面的不足。
差异化竞争也是实体商铺的生存之道。尽管电商分流了一部分客源,但药店、餐饮店、便利店、菜市场等业态受电商影响较小。实体商铺可以通过避开与电商直接竞争的商品品类,采取错位经营的策略,在市场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综合来看,“取消外卖”和“关闭电商”并非解决实体商业困境的有效办法。外卖和电商不仅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而且即使取消它们,实体经济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往日繁荣。因此,对于这一激进主张,应持谨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