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上海近年来在“首发经济”领域持续发力,通过全球首店落地、新品首发、潮流首秀等活动,不断拓展消费场景的边界。其中,位于静安区的张园保税仓以“小而精”的创新模式,成为城市消费升级的典型案例。
这座全国首个设于中心城区的保税仓库,仅220平方米的古朴建筑曾是普通民宅,如今却成为全球高端品牌的“展示橱窗”。静安区商务委主任姚磊介绍,由于许多限量款商品价值高昂,传统保税模式需将货物存放在远离市区的综合保税区,而张园保税仓将“仓储”功能转化为“展示体验”场景,通过智慧监管实现“即看即提、即买即走”,大幅降低了品牌方的运营成本。这种创新模式不仅让消费者享受便利,更推动了国际品牌与城市核心商圈的深度融合。
南京西路商圈作为上海的“世界橱窗”,聚集了2000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日均客流量达50万人次。为提升外籍消费者体验,静安区今年推出离境退税自助机,退税办理时间从20分钟缩短至3-5分钟。数据显示,今年暑期上海海关验核离境退税申请单超3万票,退税商品金额超6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中国购”成为入境游的新增长点。
在华东地区最大的进口水果批发市场,秘鲁蓝莓、厄瓜多尔香蕉等南美农产品通过中秘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钱凯港直达上海。钱凯港一期工程每年为秘鲁创造8000多个就业岗位,而每周两艘集装箱货轮的稳定运输,让秘鲁蓝莓、牛油果等商品快速进入中国市场。自进博会举办以来,中国已新增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种水果准入,全球“小水果”通过这一平台分享中国大市场的发展机遇,实现了从“展品”到“爆品”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