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升级与文化复兴的双重驱动下,老字号品牌正通过创新转型成为激活消费市场的新动能。近日,一场以“探索老字号消费新势力”为主题的产业沙龙在服贸会期间举行,百余位行业专家、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研讨传统品牌如何在新时代实现文化传承与商业创新的平衡。
活动由北京市商务局提供政策指导,北京老字号协会联合多家媒体智库共同主办。与会嘉宾普遍认为,老字号不仅是商业符号,更是承载城市记忆的文化载体。在国潮消费兴起的背景下,如何让传统品牌焕发新生机,成为破局消费增长的关键命题。
北京内联升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程旭在圆桌对话中分享了企业的转型实践。这家拥有170年历史的布鞋品牌,曾因产品老化、用户断层面临发展困境。“现在年轻人走进门店,第一反应是问‘这里卖老人鞋吗’。”程旭坦言,传统制鞋工艺虽积累了几代人的信任,但单一的产品形态已难以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
2018年,内联升推出年轻化子品牌“大内联升”,通过双品牌战略构建差异化产品矩阵。新品牌不仅与国内外设计师、潮牌开展跨界合作,还涉足影视、游戏等文化领域,成功触达Z世代消费群体。程旭透露,某次与热门游戏的联名款发布后,门店客流量增长40%,其中70%为30岁以下新顾客。
在产品创新层面,企业坚持“守正创新”原则。手工千层底布鞋制作技艺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被完整保留,同时引入3D建模、环保新材料等现代技术,开发出商务、运动、文创等六大系列200余款新品。这种“传统工艺+现代设计”的模式,使产品客单价提升35%,复购率达到行业平均水平的2倍。
场景革命成为品牌破圈的另一抓手。内联升打造的“大内宫保”主题咖啡馆,将非遗文化与都市生活方式深度融合,单店月均接待顾客超5000人次。而与中国评剧院合作的非遗跨界剧《步步高升》,则通过艺术创新实现传统技艺的活化传承,该剧巡演期间相关产品销售额突破800万元。
“所有创新都要服务于品牌核心价值。”程旭强调,无论是联名潮牌还是推出文创产品,本质都是通过内容营销扩大品牌声量。但老字号的立身之本仍是产品品质,内联升每双布鞋需经过72道工序、120小时制作,这种对工艺的坚守才是穿越周期的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