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与西贝餐饮围绕“预制菜”的争议持续发酵,近日再次成为舆论焦点。9月13日,封面新闻记者实地探访成都多家西贝门店,发现争议并未显著影响客流,部分门店甚至推出“罗永浩菜单”并开放后厨参观,试图以透明化举措回应消费者关切。
在成都万象城门店,午餐时段店内座无虚席,门外仍有顾客排队等位。一名服务员透露,尽管“罗永浩吐槽预制菜”事件对客流有一定影响,但整体仍保持稳定。她介绍,门店已将罗永浩此前消费的13道菜品整理成“罗永浩菜单”,供顾客参考或直接点单。“最近确实有顾客专门点这份菜单,我们也会根据需求调整菜品。”
记者现场点选了西贝面筋、黄米凉糕和胡麻油沙葱炒鸡蛋三道菜,总价91元,约15分钟内上齐。服务员解释,凉菜和面筋类菜品可能提前配菜,但热菜如炒鸡蛋均为现炒现做,确保新鲜度。对于预制菜的使用,她坦言部分菜品如葱香烤鱼采用中央厨房预处理食材,但强调“所有食材均符合国家标准”。
为增强透明度,西贝在争议后宣布向消费者开放后厨参观。记者在门店看到,需参观者需填写“外来参观人员健康声明”,确认无传染性疾病、伤口感染等情况,并持有健康证明。若无法进入后厨,门店还提供纸质版食品配料清单,详细标注菜品品相、配料及工艺,并附二维码可观看制作视频。
罗永浩在直播中曾强调,其诉求并非针对西贝,而是推动预制菜市场透明化,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他特别点赞了老乡鸡的分类标注做法,认为餐厅应明确区分现做、半预制和复热预制菜品。对此,西贝服务员表示,门店已尽力做到信息透明,“相比其他餐厅甚至私房菜,我们的流程更规范”。
尽管争议不断,但多数就餐顾客表示并不关心“预制菜”风波。一名带孩子就餐的家长称,“孩子喜欢吃就来了,没关注过这些争论。”另一名顾客则表示,看了罗永浩的直播后以为门店会减少排队,结果仍需等待。
自去年转型“家庭欢乐餐厅”以来,西贝的品牌形象更趋儿童友好。门店内增设涂色画本、蜡笔和识字菜单,营造亲子就餐氛围。服务员透露,周末和节假日以家庭客群为主,“孩子吃得开心,家长自然愿意来”。
针对罗永浩提出的“堂食不做预制菜或标明预制菜”建议,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此前回应称,“顾客没吃热乎,我们就往热乎做”。目前,西贝正通过菜单透明化、后厨开放等举措,试图在争议中重建消费者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