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物业近日因一则涉及股权交易的公告引发市场广泛关注。9月11日晚间,该公司发布停牌后披露的内幕消息称,已收到中国恒大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CEG Holdings清盘人发出的正式接洽函,内容涉及拟出售所持恒大物业股份的潜在交易。
接洽函显示,清盘人自启动处置程序以来,已与多家潜在买家签署保密协议,并于9月9日收到部分机构提交的非约束性意向报价。不过,交易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清盘人明确表示尚未与任何意向方展开实质性谈判。根据计划,清盘人将于11月前后邀请筛选后的买家提交最终方案,并就约束性交易文件展开磋商。受此消息影响,恒大物业股份于9月12日复牌后大幅高开,盘中涨幅一度突破38%,截至午间收盘仍保持超30%的涨幅。
事实上,市场对恒大物业股权变动的猜测由来已久。今年8月曾有消息称,清盘人委托瑞银集团和中信证券协助寻找买家,华润集团旗下公司被列为潜在竞购方之一。对此,华润置地方面当时回应称相关传闻不实。这一波折反映出市场对优质物管资产的强烈关注——物业管理业务因其轻资产属性和稳定现金流,成为房企缓解流动性压力的重要选择。
近期行业动态印证了这一趋势。9月8日,瑞安建业宣布以1亿港元价格向武汉天源物业旗下公司出售物业管理业务,交易中设置的特殊条款引发关注:若核心项目瑞安中心物业服务合同未能在2027年底续约,买方有权要求现金补偿。据测算,此次出售将为瑞安建业带来约4700万港元净收益,所得资金将用于弥补集团亏损。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当前物管市场呈现"卖方谨慎、买方积极"的特征。一方面,房企在融资环境改善预期下,更倾向于保留核心资产;另一方面,政策支持带来的融资渠道拓宽,增强了潜在买家的收购意愿。这种供需变化使得优质物管标的成为市场焦点。
从财务数据看,恒大物业仍保持盈利状态。其2025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6.47亿元,同比增长6.9%;净利润4.91亿元,净利率7.4%。截至6月30日,公司在管面积达5.96亿平方米,较上年同期增加4100万平方米。但需注意的是,来自关联方的1.5亿平方米已签约项目转化进程已停滞,未来能否有效转化为在管面积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7.78亿元,显示出一定的财务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