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企业家罗永浩在社交平台发起了一场关于预制菜争议的讨论。他通过微博公开表示,将自费购买或租赁专业检测设备,对使用预制菜却未如实告知消费者的餐馆进行调查,并承诺向参与转发的网友赠送一部iPhone 17手机以扩大影响力。
事件的导火索源于罗永浩对某连锁餐饮品牌的批评。他透露,近期与同事在该品牌门店用餐时发现,所点菜品几乎均为预制菜,但价格却与现制菜品无异,这种"价不对等"的现象让他感到愤怒。罗永浩直言:"这种行为既欺骗消费者,又破坏了餐饮行业的诚信基础。"
针对这一质疑,涉事餐饮品牌客服回应称,店内招牌菜牛大骨每日清晨现煮,莜面由工作人员现场手搓制作,炒菜类菜品均使用当日新鲜蔬菜现炒。品牌方强调,不存在使用预制菜的情况,并表示将进一步优化菜品说明。
然而,罗永浩对这一回应并不买账。他在后续微博中以讽刺语气指出:"牛大骨现煮、莜面现搓、塑料袋现剪、微波炉现打,连话术都是现读的。"这种调侃式回应迅速引发网友热议,相关话题阅读量持续攀升。
为推动问题解决,罗永浩提出具体诉求:希望国家相关部门尽快出台法规,要求餐饮企业明确标注菜品是否使用预制菜。他同时向食品工业、化学工业领域的专家求助,询问是否存在通过专业设备检测菜品制作时间的技术手段,并表示愿意承担设备购置或租赁费用。
这场争议折射出预制菜行业面临的监管困境。目前,我国尚未出台针对餐饮企业使用预制菜的强制性标识规定,消费者在点餐时往往难以辨别菜品制作方式。业内人士指出,建立透明化的菜品信息披露机制,既是保护消费者知情权的重要举措,也有助于规范餐饮市场竞争秩序。
随着事件持续发酵,公众对预制菜使用的关注度显著提升。部分网友表示支持罗永浩的"打假"行动,认为餐饮企业应当诚信经营;也有观点认为,预制菜本身并无问题,关键在于价格是否合理、信息是否透明。这场讨论或将推动餐饮行业建立更完善的菜品信息公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