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宣布,其“毅力”号火星车在火星耶泽罗陨石坑周边执行探测任务时,发现了一块具有“潜在生物特征”的岩石样本,这一突破性成果为火星生命研究注入了新的希望。
2024年7月21日,“毅力”号在耶泽罗陨石坑附近作业时,从一块红色岩石中采集到了一份特殊样本。该样本表面布满类似“豹纹”的斑点,被命名为“蓝宝石峡谷”。经过一年多的深入分析,科学家认为,这份样本可能包含火星上迄今为止最显著的潜在生命迹象。相关研究结论已于近日在权威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
NASA代理局长达菲在发布会上表示:“这一发现让我们离解开火星生命之谜更近了一步。科学家们认为,‘蓝宝石峡谷’样本中的特征与地球上的微生物化石存在相似性,这为火星生命研究提供了关键线索。”
项目首席研究员、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胡洛维茨指出,虽然样本中的“豹纹”斑点富含磷酸铁和硫化铁,这些化合物在地球上通常与微生物活动有关,但目前仍不能断定这就是火星生命的直接证据。“这些特征可能是微生物活动的产物,但也有可能是其他地质过程的结果。我们需要更多的证据来确认。”
据悉,“毅力”号火星车于2020年7月30日发射升空,并于2021年2月18日成功着陆火星。其核心任务之一是寻找火星远古时期可能存在的生命迹象。此次发现的“蓝宝石峡谷”样本,正是“毅力”号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采集的众多样本之一。
科学家分析发现,“蓝宝石峡谷”样本中的“豹纹”斑点由磷酸铁和硫化铁组成。在地球上,类似的斑点通常出现在与微生物化石相关的岩石中,这些化合物是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时产生的副产品。然而,火星环境与地球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不能直接将地球上的经验套用到火星上。
NASA原计划于2028年发射“样本取回着陆器”,并在本世纪30年代初将火星样本带回地球进行详细分析。但由于预算不足等问题,该计划已被推迟。目前,科学家们认为,将样本带回地球是确认火星生命迹象的最佳方案。“只有通过地球上的先进实验室仪器,我们才能准确判断这些‘潜在生物特征’是否真正源自生命活动。”胡洛维茨教授表示。
此次发现引发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长期以来,火星是否存在生命一直是科学界探索的焦点。尽管此前已有诸多关于火星生命迹象的猜测和研究,但始终缺乏确凿证据。“蓝宝石峡谷”样本的发现,为火星生命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但科学家们强调,要得出火星存在生命的确切结论,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