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保险行业迎来一则引人关注的动态:平安健康险产品将全面撤出平安人寿的销售体系,同时平安人寿“e行销”平台上的医疗险产品也悉数下架。这一调整标志着平安集团在医疗健康险领域的战略布局进入新阶段。
针对市场关切,平安集团回应称,公司始终以客户需求为核心,通过多渠道布局构建多元化产品体系。未来将持续深化“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完善医疗健康服务网络,为客户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方案。
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调整的直接动因是平安人寿计划推出自营医疗险产品。平安健康险内部人士证实,集团此举旨在通过差异化发展策略,充分发挥寿险与健康险公司的专业优势,共同做大医疗健康险市场蛋糕。具体而言,健康险公司将聚焦自主渠道拓展,扩大用户覆盖面;寿险公司则围绕战略定位丰富产品矩阵,提升核心竞争力。
驱动平安人寿布局自营医疗险的关键因素,在于寿险客户对医疗健康服务的需求持续攀升。集团中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使用健康管理服务的寿险客户超过1300万。在近2.47亿个人客户中,约63%同时享有医疗养老生态服务权益,这部分客户的合同持有量与资产规模分别是不享有权益客户的1.5倍和4.1倍。
数据进一步揭示战略调整的商业价值:上半年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达223.35亿元,同比增长39.8%。其中,享有医疗养老权益的客户贡献了近七成新业务价值,医疗健康权益客户占比27%,养老权益客户占比42%。这表明,整合医疗养老服务的自营医疗险有望成为新业务增长的重要引擎。
平安人寿的布局已显露端倪。今年4月推出的“平安添瑞•安有护”健康服务计划,通过“重疾保险+服务”的组合模式,优化了大病治疗与康复的全流程体验。运营部门人士指出,医疗险正成为健康险保费增长的新动能——上半年870亿元健康险保费中,医疗险贡献超410亿元,占比近半。
代理人反馈显示,健康险产品与寿险产品虽存在互补性,但客户投保偏好呈现分化趋势。传统返还型重疾险仍受青睐,定期消费型产品接受度有待提升。这要求寿险公司针对不同客群需求,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产品组合。
对于健康险公司而言,渠道调整带来的影响可控。当前其营销网络已涵盖自营团队、平安健康保险APP及“随身易”等数字化平台。管理层正在研讨新增营销渠道,以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去年可持续保险原保费收入达130.39亿元。
集团调整的深层考量,在于推动健康险业务恢复增长轨迹。中报显示,上半年长期健康险与短期健康险保费分别下滑555.49亿元和221.65亿元,运营ROE较去年同期下降1.5个百分点。通过渠道与产品策略的优化,集团期望激发寿险与健康险公司的协同效应,重构业务增长模式。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在中国商业健康险市场持续扩容的背景下——上半年原保险保费收入达6223亿元,同比增长2.3%——平安集团若能通过战略调整释放旗下寿险、健康险、财险、养老险公司的协同潜力,有望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