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纽约时报》网站刊发了一篇聚焦全球能源转型的文章,指出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持续投入正推动世界加速告别化石燃料时代。世界知名能源智库恩博(Ember)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中国通过大规模生产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及电池等设备,显著降低了全球可再生能源成本,为全球能源结构变革注入关键动力。
报告指出,自2010年以来,中国清洁能源产业规模扩张推动相关技术价格下降60%至90%。以风能和太阳能项目为例,2024年全球新投产项目中,超过90%的发电成本已低于最廉价的化石燃料替代方案。这一成本优势使得墨西哥、孟加拉国和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在可再生能源应用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其日常能源结构中清洁能源占比已超越美国。
恩博报告编辑理查德·布莱克强调,中国不仅是自身能源转型的推动者,更成为全球能源格局重塑的核心引擎。他分析称,中国制造的清洁能源设备通过成本优势,帮助众多国家减少对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这种变革在发展中国家体现得尤为明显。
数据表明,中国在能源转型中的实践具有示范意义。2024年,中国电力需求增长中84%由太阳能和风能满足,同时化石燃料使用量下降2%。这种“增量靠清洁、存量减化石”的模式,为全球提供了兼顾经济增长与低碳转型的可行路径。报告特别提到,中国清洁能源产业去年创造近2万亿美元经济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约十分之一,凸显该领域对国家经济的战略支撑作用。
对比国际政策差异,文章指出美国作为全球最大油气生产国,近年来大幅削减可再生能源补贴,并在贸易协议中施压他国购买化石燃料。这种政策取向与中国推动清洁能源技术普惠的路径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两国在能源转型战略上的根本分歧。
报告预测,随着中国清洁能源设备出口持续增长,全球更多国家将加速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这种由技术驱动的能源革命,不仅改变着国际能源市场格局,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跨越传统能源发展阶段的历史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