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及其非欧佩克合作伙伴近日宣布,8个主要产油国将于10月起每日增产13.7万桶原油。这一决定基于全球经济运行平稳、市场基本面健康以及全球石油库存处于低位的现状。相关国家表示,将根据市场动态灵活调整增产节奏,以维护石油市场的稳定。
今年以来,“欧佩克+”机制下的产油国已多次调整产量政策。4月初,该组织宣布自5月起实施相当于三个月增量的41.1万桶/日增产计划,远超此前市场预期的13.8万桶/日。5月3日,主要产油国进一步确认自6月起维持同等增产幅度。7月初的线上会议则决定,自8月起将每日增产规模扩大至54.8万桶。
市场分析指出,“欧佩克+”的增产策略已从减产保价转向市场份额争夺。2023年和2024年,该组织曾实施两轮减产措施,分别涉及166万桶/日和220万桶/日的产量削减,以应对需求疲软对油价的冲击。隆众资讯原油分析师李彦表示,当前增产计划旨在抵消2024年减产的影响,而10月可能启动的新一轮增产则对应2023年的减产规模。
李彦认为,“欧佩克+”已基本完成第一阶段增产目标,第二阶段增产仅是时间问题,且不排除后续加速实施的可能。他指出,尽管10月增产力度相对温和,但若参照前期模式,单月增产规模可能进一步扩大。长期来看,持续的增产将加剧全球原油供应过剩的压力。
国际油价近期已显现下行趋势。最新数据显示,9月5日纽约商品交易所10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收于每桶61.87美元,跌幅2.54%;同期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收于每桶65.50美元,跌幅2.22%。这已是国际油价连续第三日下跌。
高盛分析师萨曼莎·达特在报告中强调,当前原油市场供过于求的态势正在加剧。瑞银则预测,布伦特原油价格虽目前维持在60-70美元/桶的高位区间,但年底前可能向区间下限移动。李彦进一步分析,随着增产政策推进,全球原油供应过剩迹象将更加明显,国际油价在9月至12月期间难以出现大幅反弹,2025年年内高点或已形成,第四季度油价大概率将在低位区间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