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出门时,临时停车是许多人都会遇到的场景。但究竟能停多久才不算违停?这一问题让不少车主感到困惑。近日,交警部门针对这一热点问题作出最新回应,提醒车主:临时停车并非“随心所欲”,超时或违反规定都可能面临处罚。
一位车主曾分享自己的经历:他在街边小店购物时,将车临时停在路边,认为“就几分钟不会有事”,结果返回时发现已被贴罚单。这一遭遇让他意识到,临时停车的“时间边界”远比想象中模糊。实际上,全国范围内对临时停车的时长并无统一规定,各地执行标准存在差异。
部分地区交警表示,临时停车时,驾驶人通常不得离开车辆,完成上下人员或装卸物品后需立即驶离,未明确规定具体时长。若现场有交警指挥,以交警指令为准;但若被电子警察抓拍,许多地方将“5分钟以上”视为违停。例如,某些路段的电子监控设备会严格计时,超时即自动生成罚单。
不过,也有地方推出人性化政策。例如,在非禁停、非严管、非拥堵路段,且非高峰时段,驾驶人临时停靠几分钟(如购物、接送人),若未造成交通拥堵或事故,被民警记录后10分钟内主动驶离,可免于处罚。但需注意,此类政策依赖短信提示或现场告知,若未及时响应,仍可能被罚。
临时停车的“禁区”同样需要警惕。在设有禁停标志、标线的路段,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之间有隔离设施的路段,以及人行横道、施工地段、交叉路口、铁路道口、急弯路等区域,禁止任何形式的停车,包括临时停车。一旦违反,无论停留时间长短,均会被认定为违停。
临时停车还需注意细节:车辆未停稳前不得开车门或上下人员;开关车门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路边停车需紧靠道路右侧;驾驶人不得离车;完成上下乘客或装卸物品后需立即驶离。曾有车主因停车未稳便开门,导致车门被后方车辆刮擦,引发不必要的纠纷。
交警提醒,临时停车时应尽量选择合规区域,若不确定停留时间,可提前了解当地政策或避免离开车辆。若收到违停提示,需确认是否处于有特殊政策的路段,并在规定时间内驶离以避免处罚。车主们不妨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经历,互相提醒,减少违停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