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山东宁津:从五金小城到“全球健身器材之都”的产业跃迁之路

   时间:2025-09-06 06:22:51 来源:快刀财经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当你在健身房挥汗如雨时,是否想过脚下那台跑步机、手中那辆动感单车来自哪里?答案或许会让你意外——这些健身器材大多产自山东德州下辖的一个小县城:宁津。这座人口不足50万的县城,如今坐拥近3000家健身器材企业,去年以139亿元的产业规模和近百亿元的出口额,将产品卖到了全球170多个国家,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健身器材之都”。

宁津的产业转型堪称传奇。直到2000年前后,这里的主导产业还是纺织机械配件,与健身器材毫无关联。但短短十几年间,这个曾经以“锢漏匠”(修补铁锅的匠人)闻名的县城,凭借金属加工的深厚底蕴,完成了从纺织配件到商用健身设备的跨越。2016年,宁津被授予“中国健身器材生产基地”称号时,产业规模已突破300亿元。

追溯宁津的产业基因,其五金加工传统可上溯至明清时期。当时,走街串巷的“锢漏匠”以精湛的金属技艺闻名,逐渐形成了以小炉锻造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上世纪50年代,随着国内纺织业兴起,宁津抓住机遇转型生产织机配件,一度占据全国半数以上市场份额。这段技术积累期,为后来的机械加工能力奠定了基础。

2001年后,国内健身市场悄然萌芽。一批宁津创业者敏锐捕捉到商机,依托本地成熟的机械加工能力,开始仿制、代工商用健身器材。宝德龙、迈宝赫、大胡子等龙头企业相继成立,带动全县200余家纺织、五金企业转型加入。一时间,健身器械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原材料采购到设计研发、生产加工,再到包装销售,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在宁津迅速成型。

如今,宁津的健身器材产业已形成独特的生态。龙头企业周边聚集着数十家配套企业,例如宝德龙周围就有30余家金属加工、皮革缝制企业。一台健身器材从零件到成品的所有环节,都能在本地完成。这种“产业闭环”不仅降低了成本,更让宁津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优势。

然而,繁荣背后也有隐忧。尽管宁津的健身器材产量占全国商用市场的半壁江山,但产品仍以代工为主,自主品牌的国际认知度较低。即便是迈宝赫、大胡子等国内知名品牌,在欧美市场也主要依赖贴牌销售,利润率远低于国际大牌。如何从“制造”走向“品牌”,成为宁津产业升级的关键挑战。

宁津的转型之路,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了生动样本。从明清的“锢漏匠”到纺织机械配件,再到如今的健身器材,这座县城始终通过技术积累和市场洞察,实现着产业场景的转移。正如当地人所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有了金刚钻,才能揽瓷器活。”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