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隐藏式门把手:科技美学与安全实用之争,监管或出手终结争议

   时间:2025-09-06 06:00:06 来源:虎嗅APP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新能源汽车行业正面临一场关于车门设计的关键讨论。近期有消息称,监管部门正在考虑全面禁止全隐藏式门把手,转而允许半隐藏式及传统门把手,并要求必须配备机械冗余装置。这一政策变动源于该设计长期存在的安全性争议,预计将于2027年7月正式实施,此前将有一年过渡期。

隐藏式门把手作为新能源车型的标志性设计,主要分为按压式、弹出式、半隐藏式和按键式四种形态。其中按压式需通过按压一端使另一端翘起,弹出式可自动伸出,半隐藏式部分嵌入车门,而按键式则完全取消物理拉手。这些设计虽提升了车辆外观的科技感,却在实际使用中暴露出多重问题:寒冷天气下机械结构易结冰导致无法开启,事故中电子系统故障可能困住乘客,儿童手指被夹事件也时有发生。

技术层面,隐藏式门把手的空气动力学优势被高估。SAE论文数据显示,其对轿车风阻系数的改善仅0.005-0.01Cd,远低于车企宣称的0.03Cd。更关键的是,新增的电机和机械结构使车门增重7-8公斤,几乎抵消了所有空气动力学收益。某车企内部人士透露,坚持使用该设计更多是出于市场压力:"当所有竞品都配备时,单独取消会被视为技术落后。"

监管层面的行动已进入实质阶段。今年5月,工信部公开征集《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修订意见,9月则有媒体报道本月将完成强制性标准草案讨论。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曾召开过相关国家标准会议,当时监管方提出"必须增加机械冗余"的要求,但未形成最终结论。这种"先探索后规范"的模式,反映出技术迭代与安全监管之间的动态平衡需求。

全球监管机构已开始重视此类创新配置的安全影响。欧盟新车安全评鉴协会(E-NCAP)宣布,从2026年起,若车辆将转向灯、双闪等五项关键功能集成于触摸屏且无物理备份,将无法获得五星安全评级。这反映出国际社会对技术创新的审慎态度——在追求科技感的同时,必须确保基础安全功能的可靠性。

当前中国新能源市场渗透率已达55.3%,大量新势力车企的崛起带来了隐藏式门把手、全景天幕等创新配置。但这些设计在提升科技感的同时,也引发了驾驶习惯与安全需求的冲突。监管部门此次的政策调整,正是试图在技术创新与用户安全之间寻找平衡点。毕竟,任何设计创新最终都要服务于人的基本需求,而安全始终是汽车行业的核心命题。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