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证券业协会正式出台《证券公司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专项评价办法(试行)》,旨在通过构建科学评价体系,引导证券行业精准服务国家战略,推动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普惠民生等重点领域高效配置。
该办法以二十五条细则为核心,涵盖总则、指标体系、实施流程及附则四大章节,并配套发布专项指标清单。评价体系创新采用“定量+定性”双轨模式,既量化证券公司对重点领域的实际贡献,又考量其战略规划与资源投入的持续性。
在定量指标方面,科技金融领域成为评价重点,涵盖科技创新债券承销规模、科技型企业股权融资额、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额等五项细分指标,另类子公司对非上市科技企业的直接投资、私募子公司管理的创投基金投向科技企业的金额也被纳入考核。绿色金融聚焦绿色债券及低碳转型债券承销业绩;普惠金融则关注中小微企业债券、民营企业债券的承销规模;养老金融以代销个人养老金产品规模为标尺;数字金融通过数字化能力成熟度评估及科技奖项获奖情况综合评判。
定性评价侧重机制建设与资源投入,要求证券公司将金融“五篇大文章”纳入经营战略,建立专业化组织架构,完善激励机制与尽职免责制度。业务资源持续投入指标通过综合增长率量化,附加项则对政策落实、创新示范等突出表现予以加分。
计分规则凸显差异化导向:科技金融领域总分50分,细分为债券融资(10分)、股权融资(16分)、并购重组(12分)、股权投资(12分)四个子项;绿色、普惠、养老、数字金融四大领域各占10分。加分机制采用“广覆盖、小分差”原则,对前50名公司分档加分,档间分差控制在1-2分,50名后公司赋予基础分,既避免绝对规模主导结果,又鼓励中小机构特色发展。
为平衡行业集中度差异,办法特别设置基础分机制。未达加分标准的公司,将根据指标权重获得差异化基础分,防止因业务规模悬殊导致得分断层,推动行业形成“头部引领、腰部发力、特色突围”的多元竞争格局。
业内人士指出,该评价体系通过“精准滴灌”与“整体激励”相结合,既强化证券公司服务实体经济的主责主业,又为其差异化发展提供路径指引。随着评价结果与监管评级、创新业务试点等挂钩,预计将加速行业资源向国家战略领域集聚,助力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