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市公司半年报的逐一揭晓,保险资金通过私募基金进行的投资布局逐渐浮出水面。数据显示,鸿鹄基金已成为多家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其二期、三期项目亦活跃于资本市场。
东方财富Choice的数据显示,鸿鹄基金已跻身至少7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东名单,备受瞩目的二期、三期项目亦已亮相。作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保险资金在政策支持和利率下行的背景下,通过私募基金加大对二级市场股票的投资,旨在优化长期投资组合,强化分红险的基础,从而成为真正的“耐心资本”,提升资产负债管理水平。
鸿鹄基金作为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的具体实践,总规模高达1100亿元。首批试点于2023年10月获批,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各自出资250亿元,共同设立了鸿鹄基金一期。该基金于2024年3月正式启动投资,截至2025年3月初,500亿元的投资已全部到位。新华保险在半年报中披露,截至2025年6月末,鸿鹄基金一期总资产达571.12亿元,上半年净利润9.68亿元。
紧接着,鸿鹄基金二期、三期也加速入市。二期总规模200亿元,由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各出资100亿元认购;三期总规模400亿元,分为两只产品,分别由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及多家中小险企共同出资。新华资产总经理陈一江透露,截至今年年中,鸿鹄基金一期已完成建仓并取得良好收益,二期基本完成建仓,三期进展顺利。
鸿鹄基金的投资策略聚焦于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中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选取标准涵盖治理良好、经营稳健、股息稳定、流动性佳等方面。从持仓情况来看,鸿鹄基金一期上半年继续增持伊利股份和陕西煤业,并位列中国电信前十大流通股股东。鸿鹄基金二期、三期也相继现身中国石油、中国神华、中国石化、大秦铁路等公司的股东名单。
上述公司的股息率普遍较高,伊利股份、陕西煤业、中国电信等公司的最新12个月股息率均超过4%。同时,这些公司的市值也相当可观,中国石油市值更是高达1.65万亿元。鸿鹄基金的持股策略不仅注重股息收益,还体现了对优质蓝筹股的长期看好。
在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的推动下,险资系证券私募呈现扩容态势。2025年以来,第二批、第三批试点相继获批,太保寿险、泰康人寿、阳光人寿等多家险企及相关资产管理公司获准参与,试点总金额已达2220亿元。目前,已有7家险资系私募证券基金管理公司获批成立,包括国丰兴华、泰康稳行、太保致远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龙格表示,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将为资本市场引入中长期增量资金,增强市场稳定性。同时,有助于引导险资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等领域,推动“长钱长投”机制深化,实现险资增值与市场稳健的双赢局面。
随着险资系私募基金的不断发展壮大,其在资本市场的影响力也日益显著。鸿鹄基金的成功实践,不仅为保险资金提供了新的投资渠道,也为资本市场注入了更多中长期资金,有助于提升市场的整体稳定性和健康发展。
险资系私募基金的持股策略也体现了对优质蓝筹股的长期看好。在股息率和市值双重因素的支撑下,这些公司的股票成为险资的重要投资标的。未来,随着险资系私募基金的进一步扩容和市场化运作的深入,其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将更加凸显。
鸿鹄基金的持股动向不仅反映了保险资金的投资策略和市场判断,也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在资本市场日益复杂多变的背景下,险资系私募基金的稳健投资风格和长期投资理念值得借鉴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