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I芯片领域的资本动作再次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一家看似传统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天普股份(605255.SH),在短短9个交易日内,股价实现了翻倍增长,这一切皆因获得了AI芯片“准独角兽”中昊芯英(杭州)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昊芯英)的青睐。
天普股份,这家以高分子材料为基础,主要服务于汽车产业链的企业,原本并不在AI芯片的风口浪尖上。然而,随着中昊芯英拟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收购交易拿下天普股份的控制权,天普股份的命运轨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昊芯英的创始人杨龚轶凡,这位出身于谷歌TPU核心团队的“85后”青年,或将借此机会成为上市公司的新实际控制人。
天普股份的股价自8月中旬宣布将被AI芯片企业收购后,便开启了连续涨停的模式。从8月14日收盘的26.64元/股一路飙升至9月3日收盘的62.81元/股,累计涨幅超过135%,成为近期A股市场的一颗耀眼明星。这背后,中昊芯英的收购计划无疑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作为主营汽车行业橡胶软管及总成产品的供应商,天普股份的业绩与燃油车市场高度相关。然而,近年来燃油车市场的持续萎缩给公司业绩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据公司披露的财报显示,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出现同比下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天普股份迎来了中昊芯英的“橄榄枝”。
中昊芯英此次收购天普股份的计划可谓精心策划。他们并未采用常见的“协议转让+放弃表决权”方式,而是通过“两笔股权转让+增资控股股东+全面要约”的三步走策略,总耗资约21.24亿元。在这一过程中,中昊芯英及其关联方海南芯繁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将分别向天普股份的控股股东增资,从而实现对上市公司的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中昊芯英作为一家专注于研发高性能AI芯片及计算集群的“准独角兽”企业,其背后有着不俗的实力和背景。创始人杨龚轶凡曾在谷歌AI芯片团队深度参与三代AI芯片研发,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技术积累。中昊芯英还获得了多家知名企业和投资机构的支持,包括浙商、杭州国资以及上市公司艾布鲁和科德教育等。
对于此次收购,市场普遍认为中昊芯英有“借壳上市”的嫌疑。毕竟,距离科德教育对中昊芯英增资时设立的IPO或被收购的截止日仅剩一年多的时间。然而,天普股份在最新公告中表示,收购方暂无资产注入计划。这一表态无疑给市场留下了一定的想象空间。
尽管中昊芯英自身的业绩存在一定波动,但其在AI芯片领域的地位和潜力不容忽视。此次收购天普股份无疑为中昊芯英未来的发展打开了新的篇章。至于天普股份,能否借此机会实现业务转型和升级,仍需时间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