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云南澜沧古茶公司,一家植根于景迈山的普洱茶生产商,公开了其2025年上半年的财务状况,数据揭示出公司业绩遭遇了显著的下滑趋势。在经历2024年全年超过3亿元的重大亏损后,澜沧古茶(股票代码:06911.HK)在今年上半年仅实现了约1.20亿元的营业收入,更令人担忧的是,其归母净利润亏损达到了2894.6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的降幅分别达到了38.75%和惊人的668.80%。
对于业绩的显著下滑,澜沧古茶方面指出,主要原因在于终端消费市场的复苏步伐远远落后于预期,线下门店的销售情况远未达到理想状态。公司管理层在报告期内的调整也对业务运营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作为澜沧古茶传统销售的重要渠道,经销商渠道在上半年的收入仅为3510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骤降了71.5%,这一渠道的严峻形势无疑加大了公司的整体业绩压力。
在销售策略层面,澜沧古茶对线上业务采取了较为保守的策略,并未盲目增加投入,线上运营推广费用同比减少了63.7%。然而,尽管如此,线上销售收入仍然同比下降了15.9%,达到2880万元。公司旗下的三大核心产品系列——1966、茶妈妈和岩冷,在上半年的收入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1966系列的收入同比下降约41.54%,毛利率也大幅下降了12.3个百分点。
存货积压成为了澜沧古茶面临的另一大难题。由于终端动销不畅,公司存货规模已攀升至约9.00亿元,占总资产的71.93%,存货周转率低至0.06次。为了应对这一困境,公司减少了产成品的生产和原材料的采购,但库存问题依然难以解决,导致销售回款速度缓慢,现金流大幅减少。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已降至2260万元,与去年末的6540万元相比,大幅减少。
市场环境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澜沧古茶的发展产生了影响。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普洱茶市场规模的增速有所放缓,库存消化周期延长。面对这一变化,普洱茶行业的头部企业纷纷调整战略,转向大众消费市场。例如,大益集团推出了价格亲民的战略单品,小罐茶也推出了平价茶叶品牌,以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然而,相比之下,澜沧古茶的战略调整显得相对迟缓。
今年年初,公司总经理王娟因经营理念与市场需求存在偏差而离职,这一事件进一步加大了公司的经营压力。管理层的动荡无疑给公司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澜沧古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66年成立的澜沧县古茶山景迈茶厂,多年来,公司凭借丰富的普洱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逐渐在普洱茶行业中崭露头角。然而,面对当前的市场困境,澜沧古茶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调整战略,以适应市场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