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线下商业领域频繁与“擦边球”现象挂钩,引发了广泛关注。从主题公园到餐饮门店,各类业态纷纷尝试以边缘化的营销手段吸引顾客。
早在今年8月,深圳欢乐谷的女团Cosplay表演因涉嫌“擦边”而被叫停。紧接着,峨眉山陪爬队员为女游客提供拉、背、扛、抱等服务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类似地,去年欢乐谷曾因肌肉猛男表演而走红,西双版纳的猛男餐厅以“嘴对嘴喂食”为噱头,海底捞也因男模跳舞表演而出圈。
短视频平台上的“擦边”内容更是层出不穷,这种荒诞的趋势不仅在线上盛行,也逐渐渗透到线下。据数据显示,全球互联网流量中,色情及擦边内容占比超过30%。在线上,这类内容往往能以低投入换取高回报,当短视频中的“擦边红利”显而易见时,线下业态也开始蠢蠢欲动。
线下业态对“擦边”营销的尝试,在2025年尤为显著。从火锅门店到主题公园,从百货商场到咖啡店,“男模引流”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面对消费市场的下行压力,不少业态选择通过这一方式寻求业绩突破。线上“擦边经济”的流量逻辑在线下得到了更高效的“流量→消费”转化。
早在2021年,欢乐谷、方特等主题公园就引入了“帅哥NPC”模式,结合视觉刺激与互动体验,迅速成为景区引流的新手段。例如,河南洛阳某景区的男性NPC曾创下单日连续与300余名游客互动的纪录。这一模式在近两年全面爆发,深圳欢乐谷一度出现“五步一男模”的壮观景象,极大地推动了周末入园人数的增长。
除了主题公园,福州东百中心的“男模拎包”体验也备受瞩目。该活动推出后,迅速吸引了大量顾客,日均客流量和销售额均有显著提升。不少顾客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体验,进一步推动了口碑传播。
餐饮行业同样不甘落后。面对营收利润双降的压力,海底捞尝试以夜店模式突围,高颜值帅哥DJ、花式调酒表演等成为其吸引顾客的新手段。深圳星河ico店的夜宵主题店夜间客流量和营收均实现了翻倍增长。
然而,线下“擦边”营销并非简单的线上复制。尽管两者都以视觉刺激、情绪满足为核心,但线下通过面对面的互动,更能将消费者的情绪需求转化为实际的销售数据。不过,这也带来了同质化的问题。线上擦边内容已形成产业级套路,线下则因低门槛模仿而更加突出。
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国内主题公园NPC相关话题在社交媒体上的曝光量达12亿次,带动门票收入同比增长18%。高达76%的景区计划在2025年增加NPC投入,其中,美色成为首要考虑因素。洛阳重渡沟景区甚至以月薪三万的高薪招聘“当代潘安”。
然而,高薪NPC能否成为景区持续盈利的驱动力仍存疑。多家主题公园和景区的财报数据显示,它们仍深陷亏损泥潭。主题公园行业的头部企业盈利情况也不乐观,上迪和北环的利润均有所下降,香港迪士尼开业20年仅有四年盈利。
随着深圳欢乐谷女团“擦边”表演被叫停,整个消费市场或许需要反思。单纯依赖娱乐性的商业模式暗藏风险,容易损害品牌形象,忽视核心客群的感受。同时,当代消费者需求的升级已超越简单的感官刺激,他们更追求文化内涵和深度体验。
例如,西安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和洛阳牡丹文化节等文化活动,以文化创新和历史底蕴吸引了大量游客,实现了旅游收入的增长。这些案例表明,文化符号的渗透和深度体验才是线下业态持续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