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灯火阑珊的蓉城之夜,一条河流悄然成为游客心中的新宠。马来西亚的林雪萍一家,本是冲着大熊猫的名头而来,却不料被成都锦江的夜景深深吸引,仿佛穿越古今,难辨现实与梦境。
9月1日晚,林雪萍一家乘舟漫游锦江,河面上乌篷船轻轻划破波光,两岸灯光与古景投影交相辉映,仿佛一幅流动的画卷。他们与杜甫对诗、观赏侠女剑舞、聆听笛声悠扬,体验了一把古人泛舟的乐趣。行至船尾,一段马可·波罗游历成都时的描述悄然响起,更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
锦江夜游,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深度体验。它以锦江为核心,巧妙融合历史、科技与消费场景,再现了杜甫笔下的诗意世界。游客们乘坐各具特色的船只,如水上火锅船、MR数字游船等,在享受美食与科技的同时,还能领略沿岸的风土人情。
登岸后,林雪萍一家被一位自称“锦江百事通”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这位年轻的“00后”小伙李超,用生动的讲解和互动,让每一次夜游都成为独一无二的记忆。他说,这份工作让他每天都有机会与不同的游客相遇,收获满满的新故事。
锦江沿岸,华灯初上,人流如织。川剧变脸、古彩戏法等传统文化表演在这里轮番上演,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唐永明是这里的表演者之一,他接待过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深感本土文化的沉浸式体验让旅游变得更加有意义。
夜游锦江的营销负责人杨苛介绍,该项目每个月都会推出不同的主题活动,如结合成都世运会开设的古今运动互动体验区,深受游客喜爱。数据显示,自2025年年初以来,夜游锦江项目区域已接待游客约290万人次,实现营收约2488万元人民币。
锦江夜游的火爆,是中国夜经济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从成都锦江到上海黄浦江、广州珠江再到杭州钱塘江,各地纷纷推出夜间文旅项目,通过生态治理、科技赋能、文化挖掘等手段,让夜间文旅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这些项目不仅延长了热门景区和文博场馆的开放时间,还为游客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夜间消费选择。夜游经济正成为中国旅游业的新增长点,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