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城市的灯火与乡村的星光交相辉映,共同编织出一幅幅生动的夜间消费画卷。无论是繁华喧嚣的夜市,还是光影交错的夜游景区,夜间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在全国各地点燃城乡的夜晚。
根据商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揭示了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国内60%的消费活动发生在夜间。大型商场在每晚18时至22时的消费额占比更是超过了全天的一半。这一趋势在数据上得到了充分验证,截至2025年7月下旬,国内夜经济相关企业数量已超过165万家,主要集中在广东、山东、四川等地。
在广州增城,乡丰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其独特的夜间采摘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近距离观察水果的生长,还能在果园中边摘边吃,享受劳动的乐趣。为了应对夏季的高温,园区特别开放了夜间游览,并精心打造了夜采场景,让游客在灯光的映照下体验采摘的快乐。产业园负责人章庆福表示,通过开设水果科普体验营、营地烟火表演等文旅活动,不仅带动了农业产业的发展,还构建了“农业+生态+文旅”深度融合的新模式。
而在广东,夜经济的活力更是旺盛。依托丰富的文旅场所、商圈步行街以及夜间消费集聚区,广东持续推动夜经济的蓬勃发展。数据显示,自7月以来,广东夜间堂食订单量稳居全国首位,同比增长超过21%。
云南的夜经济同样展现出强劲的动力。8月27日晚,“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点亮云南新‘夜’态”网络主题传播活动正式启动。活动通过线上互动和线下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云南各地独具特色的夜游、夜娱、夜购等多元业态。在阿尼么村“乡村好歌汇”活动现场,游客们不仅可以欣赏到乡村音乐,还能品尝到侠客小吃街的特色美食,感受到乡村夜间经济的创新活力。
在河北涿州,腾飞大街夜市也成为夜间经济的一大亮点。每当傍晚时分,夜市便渐次亮起暖光,烤串的焦香与糖炒栗子的甜糯交织在空气中,吸引着大量市民前来品尝。夜市还设有非遗展示、儿童娱乐等区域,每晚还安排各种类型的演艺演出,让游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在湖南资兴,“东江湖文化集市”活动更是将非遗与夜间经济紧密结合。活动现场设立了多个展区,将非遗展示与互动体验相结合,打造了集非遗表演、文物鉴赏、摄影展览于一体的非遗民俗嘉年华。据统计,为期两天的活动共吸引了近20万人次参与,直接带动消费逾180万元。
城乡之间的夜经济也在相互交融中展现出新的活力。城市的商圈流光溢彩、剧场掌声不息,而乡村的稻田星空市集、古村落非遗夜游则让游客们领略到乡土文化的现代表达。这束跨越城乡的“夜之光”,不仅带动了经济的增长,更让城市与乡村在昼夜交替间延续发展热度,在城乡互动中传递生活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