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上市公司的半年报数据陆续揭晓,整体呈现出营收与利润双重增长的喜人局面。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利润增长速度显著超越营收增速,显示出行业盈利能力的强劲复苏态势。
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纳入申万工程机械指数的28家上市公司共计实现营业收入2014亿元,净利润达到20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约13%和26%。净利润增速的大幅领先,无疑为行业盈利能力的快速修复提供了有力证明。这些公司的销售净利润率较上年全年提升了超过2个百分点,达到10.38%,这一水平已经逼近2020年行业前轮周期的高峰时期。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行业盈利能力的显著提升,主要得益于外销收入占比的增加以及内销产品结构的变化。外销方面,由于海外市场需求旺盛,且外销产品的毛利率相对较高,为行业利润增长贡献了重要力量。内销方面,随着国内基建投资的加码以及设备更新政策的推动,行业内价值量更高的产品销售占比有所增加,进一步提升了整体盈利水平。
在海外市场上,中国品牌工程机械的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持续增强。在新兴市场基建红利和产业链全球化的双重驱动下,中国工程机械品牌继续保持高景气增长态势。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至少有八家上市公司的境外业务收入占比超过了总营收的50%。其中,柳工在新兴市场表现尤为抢眼,南亚、印尼、中东、中亚等区域的市场增长幅度均超过40%。
山河智能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同样不俗。该公司去年同期的国际市场收入占比已经接近六成,今年上半年进一步攀升至64%。山河智能正积极推动从“单一设备出口”向“技术+服务+生态”三位一体解决方案的转型,并在非洲市场实现了75%的爆发式增长。
在国内市场,随着基建投资的持续加码和设备更新政策的持续推进,工程机械行业虽然仍处于底部复苏阶段,但产品销售结构已经得到优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产品的加速应用,以及行业多年来的降本增效举措,共同推动了行业整体盈利水平的提升。中际联合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该公司上半年销售净利率较上年同期增长了约8个百分点。
在海外新兴市场方面,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同时,受基建加速和电动化渗透率提升的影响,欧洲市场也呈现出回暖趋势。在国内市场,设备更新周期带来的刚性需求将持续释放,成为支撑市场的重要基础。一系列重大工程的落地开工也为行业带来了业务增量机会,并对电动化、无人化等高价值量产品的提振作用显著。
随着“十五五”规划的临近,一些工程机械上市公司已经披露了相关战略规划,为中长期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蓝图。柳工在披露财报的同时公布了“十五五”战略目标,力争到2030年实现600亿元营业收入,其中国际收入占比超过60%,净利率不低于8%。这一目标的提出,不仅彰显了柳工对未来的信心,也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