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的市场交易中,9月1日早盘曾一度冲高但随后回落,三大股指仍然实现了小幅上涨。行业板块表现各异,其中黄金股集体发力,西部黄金、湖南白银等多股触及涨停板;芯片股延续其强劲势头,而创新药概念板块也反复活跃于市场。相比之下,军工和券商等板块则领跌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国产算力芯片领域的领头羊寒武纪-U(688256),尽管其股价在下半年持续攀升,但今日早盘却一度下跌近9%,触及1358.75元/股,全天成交额高达186.07亿元,换手率为3.13%,午间收盘时股价回升至1447.98元/股。此前,高盛再次上调了对寒武纪-U的股价预期,基于公司二季度业绩强劲,以及预期中更高的人工智能芯片出货量和更低的运营费用比率,高盛维持了对该公司的积极看法,并将12个月目标价上调14.7%至2104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钢铁行业近期也迎来了重要政策推动。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旨在促进钢铁行业的平稳运行和结构优化升级。根据方案,未来两年内,钢铁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目标设定为4%左右,经济效益预计将企稳回升,市场供需关系将更加平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绿色低碳和数字化发展水平也将显著提升。
针对这一政策,中信证券分析指出,《方案》的出台再次强调了继续实施产量压减政策,预计9月份钢铁行业的限产措施将加快落地。随着限产政策的深入执行,钢铁行业即将进入一个以利润为核心的业绩周期。回顾过去十年,钢铁股在每一轮新的利润上行周期中,通常会伴随着资产价值的上行。目前,经过今年的上涨,钢铁股的估值水平已经有了显著修复,预计随着限产的推进,行业将进入业绩驱动的新阶段。
信达证券同样持乐观态度,认为今年以来在“反内卷”的推动下,钢铁行业的自律性显著增强,供给端出现了明显改善。1至7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同比增长近52倍,达到643.6亿元。展望未来,在国家“稳增长”政策的支持下,普通钢铁公司的业绩仍有较大改善空间,有望迎来价值修复,钢铁行业也或将迎来配置良机。
在个股表现方面,数据宝统计显示,钢铁股年内平均上涨了22.24%,其中杭钢股份和柳钢股份表现尤为突出,年内涨幅分别达到了113.81%和108.33%。8月以来,共有10只钢铁股获得了机构的调研,友发集团和华菱钢铁的调研机构家数最多,均吸引了47家机构的关注。友发集团表示,公司拥有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下半年将继续把握市场机会,积极释放产能。华菱钢铁则预计,随着政策严控粗钢产能和钢企自律性减产的实施,钢铁行业供给端将持续收缩。
从业绩来看,上半年超过六成的钢铁股实现了扭亏或业绩增长。柳钢股份的净利润同比增幅最高,达到了579.54%,公司表示随着行业供给端政策的加码和消费驱动的需求改善,后续行业盈利及公司销售毛利有望持续好转。上半年共有11只钢铁股获得了社保基金的持仓,其中久立特材的社保基金持股比例最高,达到了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