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团近日揭晓了其2026财年首季财务业绩,这份报告的发布较以往惯例稍有延迟,于8月29日面世,而非常规的8月中旬。
数据显示,该季度阿里巴巴实现了2476.52亿元人民币的收入,与前一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然而,经调整后的EBITA(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却下降了14%,达到388.44亿元。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自由现金流从上年同期的净流入约174亿元转变为净流出约188亿元。对此,阿里巴巴表示,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对云基础设施及淘宝闪购业务的巨额投资所致。
在新财报周期内,阿里巴巴明确展现出其推动大消费与“AI+云”两大核心业务增长的决心,不惜重金投入。高德、菜鸟、虎鲸文娱等业务被归入其他类别,并未单独披露,进一步凸显了这两大核心业务的战略地位。
淘宝旗下的即时零售业务小时达,在今年经历了重大升级,4月正式更名为淘宝闪购,并于5月2日全面铺开。此次财报成为外界审视阿里巴巴即时零售战略的关键时刻。与此同时,阿里巴巴在组织架构上也进行了调整,通过战略整合淘天集团、饿了么与飞猪,成立了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旨在强化电商与本地业务的协同效应。
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首席执行官蒋凡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透露,淘宝闪购的日均订单峰值已突破1.2亿单,8月份的周平均日订单量也达到了8000万单。在用户端,淘宝闪购的月度活跃用户数已攀升至3亿,推动了淘宝应用月活跃用户数的25%增长。日均活跃骑手数增至200万,与4月份相比增长了三倍。蒋凡预计,未来三年内将有超过百万家线下品牌门店接入淘宝闪购,带来约1万亿元的新增闪购和即时零售成交额。
尽管电商和即时零售业务有所增长,但财报也揭示了市场的激烈竞争。阿里巴巴的销售和市场费用高达531.78亿元,占收入比例的21.5%,较去年同期增加了约204亿元。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淘宝闪购的巨大投入是导致这一费用激增的重要原因之一。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的经调整EBITA同比下降了21%,而上一财季淘天集团的经调整EBITA还实现了8%的同比增长。
相比之下,阿里云的表现则显得相对稳定。该季度,阿里云的营收增长了26%,达到333.98亿元,其中AI相关产品的收入连续第八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阿里集团首席执行官吴泳铭在财报会上表示,随着AI模型能力的提升,企业在训练和推理方面的需求也在增长,阿里云将抓住这一机遇,继续扩大其市场份额。
吴泳铭还透露,阿里巴巴在AI和云基础设施方面的资本支出在第一季度达到了386亿元,过去四个季度累计投入超过1000亿元。他重申了阿里巴巴三年投资3800亿元用于AI资本开支的计划,并表示将坚持这一投资力度,但每个季度的具体投入可能会根据供应链情况有所调整。
财报发布后,阿里巴巴的股价在美股市场收盘时大幅上涨12.9%,收于135美元,公司总市值约为3218.5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