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团最新发布的2026财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尽管发布时间因内部业务调整而有所延迟,但仍吸引了广泛关注。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该季度阿里巴巴实现了2476.5亿元人民币的营收,与前一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然而,由于高鑫零售和银泰的出售,这一增速降至近两年来的最低水平。同时,经调整后的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A)为38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了14%。
在财报公布的背景下,阿里巴巴正经历一场深刻的组织架构变革。6月23日,集团首席执行官吴泳铭宣布,饿了么与飞猪两大业务将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直接向该事业群总裁蒋凡汇报。这一调整标志着阿里巴巴业务板块的重新整合,财报中的业务数据也相应地被划分为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云智能集团及所有其他业务四大板块,实质上终止了之前提出的1+6+N拆分计划。
在业绩说明会上,吴泳铭着重强调了阿里巴巴未来的两大历史性战略机遇:以“AI+云”为核心的科技平台和“购物与生活服务融合”的大消费平台。这一表述显示出阿里巴巴战略重心的拓宽,从传统的电商和云业务向更多元化的领域拓展,预示着公司将更加注重长期投入而非短期利润。
在中国电商集团内部,蒋凡领导下的零售业务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蒋凡采取了优化供给策略,通过严格控制体验分和调整流量分配机制,清理了低质量的供给,同时加大了对品牌商家的扶持力度,如提供佣金返点和站外投流对赌等,以提升平台的整体竞争力。尽管这些措施在短期内对EBITA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客户管理收入却实现了10%的增长,创下了近年来的新高。
在即时零售领域,淘宝闪购作为阿里巴巴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蒋凡在业绩会上透露,淘宝闪购已经完成了规模扩张的第一阶段目标,并将接下来的重心放在提升单位经济效益(UE)上。尽管面临着内部整合不畅和到店到家价格体系倒挂等挑战,但淘宝闪购仍然通过拉动淘宝日活跃用户(DAU)增长20%,提升了广告和客户关系管理(CRM)收入,并降低了市场营销成本。
随着阿里巴巴进入投入周期,一些边缘业务的生存状况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财报显示,包括盒马、菜鸟、阿里健康等在内的所有其他业务营收和利润均出现了下滑。为了缓解资金压力,斑马智行已经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书,而灵犀互娱的汇报线也调整至阿里集团首席财务官徐宏,这暗示着这些业务可能有上市计划。通过分拆上市吸引外部资金,这些边缘业务既减轻了集团内部的资金压力,又确保了核心业务的聚焦。
阿里巴巴的架构调整和业务变革,不仅反映了其对未来战略机遇的深刻洞察,也彰显了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寻求突破和创新的决心。随着各项变革措施的逐步落地实施,阿里巴巴在新财年将迎来更多的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