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经济逐渐回暖并趋于稳定,中国企业正迎来出海发展的新黄金时期。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高达1628亿美元,与前一年相比增长了10%。这一显著增长不仅彰显了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决心,也体现了跨境贸易和投资在推动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以及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作用。
回顾中国企业出海的历程,不难发现其经历了从低到高、从弱到强的蜕变。早期,中国企业主要依赖低附加值产业积累实力,随后借助WTO的东风,迎来了出海的第一波高潮。时至今日,中国企业在多个领域全面发力,成功实现了从“搭乘他人船只”到“自主造船出海”、从“满足基本功能”到“功能创新引领”、从“简单出海”到“深度扎根”的华丽转身。例如,五粮液通过打造“顶级酒+顶级餐”IP,成功在国际市场树立高端形象;安踏则通过收购国际品牌并开展本土联动项目,实现了品牌的全球化布局。
在全球市场方面,最新数据显示,MAT2503期间全球快速消费品销售额增长了2.9%,但各地区增长情况差异显著。北美和全球平均水平均增长了2%,而中东和非洲地区则实现了8%的高速增长。亚太地区作为快速消费品、科技与耐用品的重要市场,其规模庞大且潜力无限。中国在这两大领域的销售额占比均较高,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印度等其他国家也展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市场份额逐步提升。
在消费者需求层面,2025年6月,全球各国消费者普遍关注食品价格和经济形势。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亚太地区的消费者财务状况有所改善,这为消费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消费者更愿意在健康管理、化妆美容和宠物等领域支付高溢价,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在亚太市场,物有所值、便捷性和健康性已成为驱动增长的新三角。其中,物有所值不再仅仅意味着低价,而是更加注重性价比;便捷性则兼顾省时和省钱;健康需求也变得更加全面和多样化。
亚太地区品牌构成多元化,区域品牌、跨国公司和本土品牌各占一席之地,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面对这一机遇,中国企业需要把握增长提速、消费升级、因地制宜和拥抱变化的方向,灵活调整策略以适应不同市场的需求。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中国企业出海将面临更多机遇与挑战。只有不断创新、灵活应变,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