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股份近日揭晓了其在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这份成绩单彰显了其作为“金融+实业”双轮驱动的领先央企的稳固实力。公司在此期间实现营业收入3688亿元,净利润达到598亿元,平均每日盈利3.29亿元。
面对央企市值管理考核的持续深化,中信股份采取了一系列策略以提升公司质量。该公司通过实施金融“强核”与实业“星链”两大战略工程,优化了业务结构并提升了产业价值。上半年,综合金融板块贡献了1397.75亿元的收入,占总营收的38%;而先进材料板块则以1637.02亿元的收入,占比高达44.39%,展现出强大的业务韧性和增长动力。
中信股份致力于通过提高分红水平来回报股东。作为港股市场上备受瞩目的红利资产,公司计划派发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20元,同比增长5.3%,总额达到58.18亿元。这一举措体现了中信股份持续以真金白银回馈投资者的承诺。
尽管面临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中信股份依然凭借稳健的经营策略和对改革创新的坚持,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公司董事长奚国华在致股东的信中评价称,这份成绩单“整体符合预期”。尽管部分业务板块有所下滑,但综合金融服务和先进智造两大板块实现了正增长,显示出公司业务的多样性和抗风险能力。
综合金融服务板块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2.0%,达到1397.75亿元;而先进智造板块则实现了7.1%的增长,收入达到272.77亿元。相比之下,先进材料、新消费和新型城镇化板块的收入分别有所下滑。尽管如此,中信股份的整体业务结构依然稳健,综合金融服务和先进材料两大板块成为支撑公司营收的两大支柱。
中信股份在金融领域的表现尤为亮眼。金融子公司利润全面提升,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证券的归母净利润增幅均达到两位数。中信股份还充分发挥“综合金融优势”,启动了科技金融专项行动,为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绿色信贷余额和绿色债券承销规模也位居市场前列。
在实业领域,中信股份同样取得了显著成绩。中信戴卡在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中排名攀升至第42位,产品销量再创新高。同时,中信股份还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积极布局,围绕数字科技、低空经济等领域开展产业并购跟踪研究。
国际化战略方面,中信股份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上半年,公司实现境外收入658亿元,同比增长15%,境外收入占整体收入的比例达到17.9%。中信建设在多个海外标志性工程中取得新进展,中信农业旗下的杂交水稻在巴基斯坦、菲律宾等国的市占率保持领先。
在市值管理方面,中信股份积极响应新“国九条”精神,加强股东回报。近年来,公司分红比例持续提升,已从2021年的25%提高到2024年度的27.5%。此次中期分红每股股息同比增长5.3%,股息率高于恒生指数股息率。
自2021年启动市值管理以来,中信股份已系统性推进了多个版本的市值管理方案,并将旗下所有上市子公司纳入考核范围。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市值管理改革的成效,公司市值规模显著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