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财务季末的钟声敲响,A股上市银行的2025年半年报已悉数亮相。据统计,42家上市银行合计取得了超过2.9万亿元的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以上;净利润方面,这些银行共实现了1.1万亿元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8%。
特别六大国有银行在上半年均实现了营业收入的正增长,合计规模高达1.8万亿元,归母净利润合计达到6825.24亿元。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不仅在营收上有所增长,净利润也实现了同步提升。
据有关媒体报道,上市银行的息差收窄速度正在减缓。半年报显示,为了降低负债成本,商业银行采取了多项措施,从“量、价、结构”三个维度出发,实现了付息成本的持续下降,有效缓解了息差收窄的压力。
六大国有银行均公布了2025年中期的分红方案,分红总额达到2046.57亿元。其中,工商银行以每10股派发1.414元(含税)的方案,拟分红总额约503.96亿元,位居所有上市银行之首。
在8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市场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沪指收盘上涨0.37%,报收3857.93点,整月累计涨幅达到7.97%;深证成指上涨0.99%,8月累计涨幅高达15.32%;创业板指则上涨2.23%,整月累计涨幅更是达到了24.13%。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A股半年报披露的落幕,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9日晚,已有超过800家上市公司推出了分红方案,拟定分红金额超过6300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无论是分红公司的数量还是分红金额,都实现了进一步的提升,再创历史新高。
上市公司不仅通过现金分红回馈投资者,还通过回购注销、股东增持等多种方式提升自身投资价值。这些主动作为为市场提供了更多优质的投资标的,也吸引了大量市场资金的流入。
今年以来,机构资金对高股息资产的偏好尤为明显。据统计,险资举牌动作已达30次,创下近年来的新高,仅次于2015年的62次。这些举牌标的主要集中在银行和公用事业板块,普遍具有高股息率的特征。长城证券等投资机构也表示,当前自营权益投资坚持“高股息+”策略,将“低波动类”高股息资产作为盈利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