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红塔证券公布了一项资产处置计划,意在激活内部闲置资源。据悉,该公司计划通过产权交易中心挂牌的方式,出售其持有的六处房产,这些房产总面积达到14197.57平方米。根据专业评估机构的报告,这些房产在2025年4月30日的账面净值为2912.89万元,但评估价值高达2.628亿元(含增值税),增值幅度惊人,达到了802.17%。最终交易价格需国资监管部门备案确认。
红塔证券对此表示,此举旨在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并不会对公司的日常运营产生重大影响。若所有房产都能按评估价值顺利出售,公司将因此获得约2.628亿元的处置收入,预计可带来约1.868亿元的利润总额。然而,公司也坦诚指出,由于交易存在不确定性,最终影响金额需以会计师年度审计结果为准。
值得注意的是,红塔证券并非今年唯一一家计划出售房产的券商。早前,方正证券、国联民生、华西证券等多家券商也已陆续宣布了房产处置计划。例如,方正证券全资子公司成功出让了郑州的一栋大楼,国联民生则在公开平台挂牌转让了桂林市的部分房产,华西证券也审议通过了处置河北涿州房产的议案。
财经观察家指出,这一波券商“卖房潮”反映了行业在监管趋严、市场波动和战略转型压力下的主动调整。过去,券商因业务扩张而囤积了大量房产,但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对实体办公场所的依赖逐渐减弱,处置冗余房产成为优化财务结构、改善现金流的重要手段。
业内专家分析,券商出售房产不仅能激活闲置资产,还能使其在监管趋严的环境下更加专注于主营业务,避免资源错配。从长远来看,这一趋势有望推动券商向轻资产、数字化方向转型。然而,对于中小券商而言,应警惕陷入“卖资产求生”的被动局面,而应通过业务创新来增强核心竞争力。
红塔证券在公告中特别提醒投资者,由于本次资产处置通过产权交易中心挂牌转让,交易对手方尚未确定,存在交易失败或部分资产未能成交的风险。因此,投资者应谨慎对待,注意相关投资风险。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券商行业仍在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通过出售房产等资产优化手段,券商们正努力调整资产配置,以适应市场变化和监管要求。未来,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券商行业或将迎来更加灵活、高效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