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信证券发布了其2025年中期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业绩表现亮眼。据财报披露,中信证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30.3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0.44%;归母净利润为137.19亿元,同比增长了29.80%;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35.71亿元,同比增长了28.91%。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公司稳健的经营能力,也让其归母净利润创下了中期历史新高。
截至今年6月末,中信证券的总资产规模达到了1.81万亿元,与上年末相比增长了5.67%。这一增长不仅反映了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也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其他头部券商也相继发布了财报。其中,国泰海通因并购案产生的负商誉影响,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57.3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了213.7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72.79亿元,同比增长了59.76%。尽管如此,从扣非归母净利润来看,中信证券仍然稳居行业第一,“券商一哥”的地位难以撼动。
在财报发布后,中信证券迅速召开了业绩说明会,公司董事长张佑君和总经理邹迎光均出席会议,就投资者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针对当前A股市场的行情,张佑君表示,今年以来,中央强调了“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的重要性,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深化,中长期资金入市机制更加完善,A股市场在面对外部冲击时展现出了充足的韧性。
中信证券还披露了2025年度中期分红方案,计划每股派发0.29元,合计拟派现42.98亿元,占半年度归母净利润的32.53%。这是公司自2024年度以来第二次进行中期分红,体现了公司对股东的积极回馈和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
从业务层面来看,中信证券四大业务均实现了稳健增长。上半年,公司实现经纪业务收入93.19亿元,同比增加21.11%;资产管理业务收入60.17亿元,同比增加22.32%;证券投资业务收入144.97亿元,同比增加8.15%;证券承销业务收入20.54亿元,同比增加19.16%。这些业务的增长不仅反映了上半年A股市场的活跃程度,也彰显了中信证券在资本市场上的领先地位。
中信证券的投行业务在上半年也迎来了大幅提升。公司完成了36单A股主承销项目,承销规模达到了1485.28亿元,相比去年同期暴涨了365.66%。公司在境外业务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在香港市场,完成了多单IPO和再融资项目,承销规模同比增长超2倍。
然而,尽管中信证券整体业绩表现亮眼,但其自营业务增长却相对平淡。上半年,公司自营业务占总营收比例最高,达到43.87%,但增长却不足10%。针对这一问题,多名投资者在业绩说明会上进行了提问。公司会计机构负责人西志颖回应称,自营业务持仓资产以融资类、固定收益类、客户需求对冲端股票为主,整体资产配置效果较好。同时,公司也将持续强化对自营业务的风险排查和风险防范。
中信证券旗下公募板块华夏基金上半年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公司实现营收42.58亿元,同比增长16.06%;净利润为11.23亿元,同比增长5.82%。其管理资产规模突破了2.85万亿元,相比去年末增长了15.69%。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华夏基金在公募基金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为中信证券的整体业绩贡献了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