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我国消费结构正经历深刻转变,商品消费与服务消费正并重发展。他宣布,商务部计划在9月推出一系列旨在扩大服务消费的政策措施,通过财政和金融手段优化服务供给,激发新的消费增长点。
盛秋平强调,我国服务消费占比持续提升,成为消费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数据显示,从2020年至2024年,服务消费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率高达9.6%。到2024年,服务性消费支出在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已达到46.1%,对居民消费支出增长的贡献率更是高达63%。
中国消费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洪涛指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消费和体验消费在现代消费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不仅是消费升级的明显体现,也成为消费增长的新动力。他进一步解释,服务消费的提振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具有深远意义,不仅能带动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还能直接满足民生需求,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为了应对优质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商务部计划通过对外开放和对内放开的方式,增加高品质服务供给。盛秋平表示,商务部将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特别是在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并将更多服务消费领域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这一举措旨在引入外资,提升国内服务行业的标准化和专业化水平,满足居民对高品质服务的需求。
洪涛认为,将更多服务消费领域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将有利于打破行业壁垒,激发市场活力。外资企业进入后,不仅能带来国际先进的服务模式,还能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和提升服务质量,带动相关消费增长,形成消费与投资的良性互动。
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负责人此前也表示,支持服务消费有利于稳定和扩大就业。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服务业就业占就业人员总数的48.8%,其中餐饮住宿、居民服务、文体娱乐等行业就业增长显著。这表明服务消费在创造就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为了进一步优化服务供给,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商务部计划在9月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措施将统筹利用财政和金融手段,提升服务供给能力。经济学者盘和林指出,财政和金融激励以及减少限制性政策将是关键激励措施,通过政策补贴增加服务消费需求,同时放活服务业,激发市场活力。
盛秋平还提到,高品质、多元化、复合式的创新场景是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的重要抓手。为此,商务部将支持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建设,推动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并开展一系列促消费活动,如“服务消费季”、“中华美食荟”等,积极培育服务消费新热点,营造良好的消费氛围。
即将于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贸会)也将成为扩大服务消费的重要平台。据悉,此次服贸会将有50多个国家和20多个国际组织参展,展示服务贸易重点领域的最新成果,其中不乏全球和全国首发的服务项目。通过区域联动和多元活动,服贸会将进一步助力扩大优质服务的进口,满足服务消费的多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