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军工板块在资本市场上表现抢眼,引发广泛关注。然而,面对这一波突如其来的上涨行情,部分投资者心中难免生出疑虑:军工板块是否已经涨得过高?
事实上,对于军工板块是否“涨高”的问题,投资者们或许无需过分纠结于短期内的20%至30%涨幅。判断一个板块是否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关键在于其是否拥有真正的成长动能,而非当前的价格点位。以今年的AI板块为例,尽管在上涨过程中多次被贴上“高位”标签,但其后续表现却愈发强劲,这恰恰证明了成长潜力才是决定板块高度的核心因素。
从当前军工产业的基本面来看,该板块似乎正站在一个崭新的起点上。一方面,现有订单的强劲支撑以及产业的持续催化作用为军工板块的上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十五五”规划的长期展望更是为军工行业的未来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因此,如果投资者能够跳出短期收益的局限视角,或许将更容易捕捉到军工板块长期稳定高收益的潜力。
军工板块的确定性之强,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十四五”收官之际订单的放量增长,航天、导弹链企业等基本面已经迎来拐点。其次是全球军备竞赛的加速推进,各国在空天装备领域的竞逐愈发激烈,为中国军工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家明确提出的“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也为军工行业提供了清晰、刚性且长期的需求指引。同时,军贸出口的向上空间以及新域新质领域的机遇也为军工板块注入了新的活力。
尤为近期我国低轨卫星的发射频次创下了新高,商业航天领域迎来了高光时刻。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充分展示了我国火箭发射的批量化、滚动式作业能力,更为军工板块特别是商业航天细分领域的上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流程的持续优化,未来低轨通信星座组网发射频次有望进一步加快,高密度发射的趋势将持续推进。
尽管军工板块在短期内可能会面临回调的压力,但从中长期来看,其支撑依然强劲。随着“十四五”收官年订单的加速释放以及新一轮订单周期的开启,军工板块有望继续保持强劲表现。对于已持有的投资者来说,如果仓位适中且能够接受波动,坚持持有往往是更为明智的选择。而对于未持有的投资者来说,当前军工板块虽然已累积了一定涨幅,但不妨先将其加入自选股,遇到回调时再考虑分批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