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零售巨头中国中免近期公布了其2025年上半年的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在营收与净利润方面均遭遇了小幅下滑。
具体而言,中国中免在上半年实现了281.51亿元的营业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9.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99亿元,同比减少了20.8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同样出现下滑,为25.95亿元,同比降幅为19.84%。
从业务构成来看,中国中免的主营业务收入占据了绝大部分,达到275.31亿元。其中,线下渠道贡献了197.03亿元的收入,线上渠道则实现了78.28亿元的营收。
作为公司的核心业务板块,海南离岛免税业务在上半年的表现尤为引人关注。据海口海关的数据统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达到167.6亿元,同比下降9.2%,尽管降幅有所收窄,但市场整体需求依然疲软。免税购物人数下降至248.2万人次,同比减少了26.2%;然而,人均免税购物金额却有所上升,达到6754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0%。
与此同时,海南港口和机场的旅客吞吐量数据也显示出一定的下降趋势。上半年,旅客吞吐量总计为3519.52万人次,同比下降1.4%,其中离港旅客数量同样有所下降,降幅为1.6%。这一数据直接影响了免税消费人群的规模。
面对挑战,中国中免在海南离岛免税市场采取了多项积极措施。公司在海南省内拥有6家离岛免税店,并通过“免税+文旅”的深度融合战略,优化商品结构,加强数字化营销,推动离岛免税市场稳中向好。报告期内,三亚国际免税城成功获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全国首个以免税商业为核心载体的国家级旅游景区,新引进了超过60个品牌,市场占有率同比提升近1个百分点。
在数字化建设方面,中国中免取得了显著进展。公司的会员人数已经突破4500万,用户转化率和会员复购率均实现了同比提升。公司在渠道拓展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突破。成功中标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3航站楼出境免税店以及多家口岸免税店的经营权,海外业务也首次进入越南市场,河内内排国际机场与富国国际机场免税店顺利开业。
在港澳市场方面,中国中免同样表现出色。公司成功获得香港国际机场MCM快闪店、澳门M8市内免税店及澳门国际机场香化标段的经营权,计划在下半年陆续开业。这些新渠道的拓展将进一步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在费用控制方面,中国中免展现出较强的成本管理能力。报告期内,公司的销售及推广费用同比减少8.11%至47.94亿元,行政开支同比减少7.03%至10.45亿元,员工成本也减少了11.21%至15.4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