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金证券的一则公告在金融市场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该公告宣布,自8月27日起,国金证券将对除北交所以外的标的证券的融资保证金比例进行调整,新开立的融资合约保证金比例将上调至100%。
具体而言,此次调整仅适用于8月27日及之后新开立的融资合约,对于存量合约,即2025年8月27日前已开立的合约,将继续按照原合约开立时的保证金比例执行,实现了“新老划断”的政策过渡。
经过多方核实,此次调整被证实为国金证券基于自身经营策略和业务需求的独立行为,而非监管层对整个行业的统一要求。目前,其他券商的融资保证金比例仍维持在常规的80%水平,没有跟随国金证券进行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A股市场的两融业务活跃度较高,融资余额自8月11日起已连续多日突破2万亿元大关。然而,从整体数据来看,市场的杠杆水平仍然保持在稳健和可控的范围内。
国金证券此次调整融资保证金比例至100%,意味着投资者在进行融资交易时需要缴纳更多的保证金。例如,原先80万元的保证金可以融到100万元的资金,现在则需要100万元的保证金才能融到相同的资金。这一变化增加了投资者的资金占用成本,同时也限制了其杠杆倍数,降低了风险承受能力。
对于券商而言,提高保证金比例有助于降低在融资业务中的风险敞口,减少因投资者违约可能带来的损失。这有利于券商更好地控制业务风险,维护自身的稳健经营。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当前两融市场活跃度较高,部分中小券商可能面临资金流动性压力。与大型券商相比,中小券商的注册资本和净资产规模较小,可用于开展融资业务的资金基数相对较少。中小券商的融资渠道相对狭窄,信用评级较低,导致融资难度加大。
尽管国金证券的调整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但多家券商均表示暂未收到调整保证金比例的通知,也没有调整计划。中信证券、国泰海通、华泰证券等头部券商以及部分中小券商均维持现有的80%融资保证金比例不变。
方正证券金融团队表示,融资保证金比例调整对大盘走势的影响有限。从历史数据来看,近两次监管层调整融资保证金比例时,大盘的涨跌幅并未出现明显的趋势性变化。因此,融资保证金比例调整更多是针对两融业务本身的风险调控工具,而非直接影响大盘方向的决定因素。
当前,A股市场的杠杆水平保持稳健。融资融券占流通市值比例较低,融资买入额占A股成交额的比重也处于历史中枢水平。市场平均维持担保比例维持在高位,显示出市场的整体风险可控。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邢自强指出,尽管A股两融余额已突破2万亿元,但仅占自由流通市值的4.8%,略低于过去十年的均值,远低于2015年的峰值。因此,短期内政策干预的可能性较低。
国金证券此次调整融资保证金比例是个案行为,对大盘走势的影响有限。当前A股市场的杠杆水平保持稳健,风险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