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固收+”再掀热潮:2025上半年增2500亿,稳健增值如何实现?

   时间:2025-08-25 10:13:29 来源:一地基毛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今年的金融市场中,股债轮动的速度明显加快,热点切换频繁,加之无风险利率的持续下行,投资者对于稳健收益的渴望并未减弱,同时对于资产适度增值的期待依然存在。这种背景下,“固收+”产品重新成为市场的焦点。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固收+”产品的规模净增约2500亿元,二季度环比回升6.1%。这一轮回暖并非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低利率时代,居民理财需求升级,资本市场结构优化,资产管理能力不断提升,都为“固收+”产品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回顾过去几年,“固收+”产品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2018年资管新规落地,宣告了“保本理财”时代的终结,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下滑,净值波动加剧,大量原本追求稳健回报的资金急需新的投资渠道。2019年起,A股市场开启三年慢牛行情,权益资产的亮眼表现让“固收+”产品迅速吸纳了大量资金,规模从2018年的5190亿元飙升至2021年的2.6万亿元。

然而,风光背后也隐藏着风险。当时不少“固收+”产品的收益高度依赖于权益市场的单边上涨,缺乏真正的资产配置逻辑和风险对冲机制。一旦市场风向逆转,这些产品的脆弱性便暴露无遗。2022年起,权益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叠加利率波动和信用风险释放,出现了罕见的“股债双杀”局面,大量“固收+”产品净值回撤显著,部分产品最大回撤甚至超过传统偏股型基金,严重冲击了投资者的信心。

这场深度调整成为“固收+”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迫使整个行业重新审视“稳健”和“+”的本质。优秀的“固收+”产品不再只是债券与股票的简单组合,而是一个具备动态适应能力的有机体,能够根据不同市场环境进行调整,保持韧性与平衡。

东方红资产管理在这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解法。他们由固定收益团队统一管理“固收+”产品中的股票与债券仓位,从组合整体出发,更好地把握产品的波动率、风险控制以及收益特征,实现真正的多资产协同。在这种模式下,“固收+”的权益部分不再是权益团队或固收团队的附带品,而是由专业独立团队主导的系统工程。

东方红固收团队构建了覆盖宏观与资产配置、债券策略、可转债、信用分析、衍生品及风控评估等多个维度的研究体系,为“固收+”产品的稳健运作提供了坚实后盾。他们通过严谨的评价体系、风险控制机制以及投资逻辑,建立了三个维度的立体化投资策略,力求在不同市场环境下都能为投资者创造稳健的收益。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东方红旗下“固收+”产品近一年全部实现正收益,其中超8成产品近一年收益率突破5%,更有3只产品近一年收益率超10%。在同类产品中,东方红部分“固收+”代表产品近三年展现出持续领先优势,其中3只产品进入同类产品前十,穿越了债券市场与权益市场的周期波动。

除了投资管理外,东方红固收团队还高度重视投资者的持有体验。在产品设计之初,他们就强调透明度与可预期性,根据客户风险偏好和产品定位设定目标波动率,并向投资者清晰传达配置逻辑与市场观点,帮助持有人建立合理的收益预期,减少因短期波动引发的非理性操作。

经过市场的洗礼和行业的反思,“固收+”产品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加法游戏,而是更加注重资产配置的逻辑和风险控制的机制。投资者也开始更加关注产品背后的配置逻辑、风险控制机制以及长期可持续性。在未来的市场中,“固收+”产品能否继续稳健前行,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