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景谷,自2000年8月25日踏入资本市场的大门,至今已满二十五载春秋。上市首日,它以23.08元的收盘价亮相,市值锁定在24.23亿元;而今,其市值已攀升至30.24亿元,见证了岁月的变迁与市场的起伏。
作为林化产品加工、人造板制造以及森林资源综合利用的佼佼者,ST景谷的业务版图涵盖了森林资源培育、木材采运与加工、林业技术研发和能源贸易等多个领域。在其产品收入构成中,人造板产品以其94.95%的高占比稳坐头把交椅,其他业务则以3.08%的份额紧随其后。
回望ST景谷的上市之初,2000年便实现了0.25亿元的归母净利润。然而,时光荏苒,至2024年这一数字却变为了-0.73亿元,累计降幅高达385.97%。在这二十五年间,ST景谷经历了盈利与亏损的交替,亏损年份达到11年,而归母净利润增长的年份也有12年,占比近半。
从营收层面观察,ST景谷的业绩同样经历了波折。2020年,公司营收仅为0.51亿元;而到了2024年,这一数字已跃升至4.47亿元。尽管期间出现过大幅增长,但2024年又有所回落,显示出营收的不稳定性。
利润方面,ST景谷的盈利能力同样面临挑战。2020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18亿元;而四年后的2024年,亏损进一步扩大至-0.73亿元。这一趋势无疑给公司的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ST景谷的市值和股价也曾有过辉煌时刻。2017年2月17日,其市值一度达到49.04亿元的巅峰,股价也随之飙升至37.78元。然而,截至8月22日收盘,股价已回落至23.3元,市值也缩水至30.24亿元,与巅峰时期相比减少了18.80亿元,市值蒸发比例高达38.33%。
ST景谷的这段历程,既见证了资本市场的风云变幻,也反映了企业自身发展的起伏不定。面对未来的挑战与机遇,ST景谷能否实现业绩的企稳回升,值得我们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