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股债跷跷板效应再现,历史复盘启示:短期波动后债市价值仍存

   时间:2025-08-25 04:00:02 来源: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金融市场上的“股债跷跷板”效应再次成为市场热议的话题。随着权益市场的持续升温,债券市场则出现了明显的回调。数据显示,从7月2日至8月21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1.64%的低点攀升至1.77%,累计上调了13.5个基点,这一变动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回顾历史数据,股债跷跷板现象其实并不罕见。根据2010年至今的统计,万得全A指数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之间的滚动相关系数显示,股债跷跷板效应(即股市上涨时债市下跌,或股市下跌时债市上涨)的出现概率高达59.5%,而股债同向变动的概率则为40.5%。这表明,股债跷跷板现象在金融市场中确实较为普遍。

自2010年以来,A股市场已经历了23轮较为显著的股债跷跷板行情,其中14次为股市上涨而债市下跌,9次为债市上涨而股市下跌。在股市上涨、债市下跌的14轮行情中,万得全A指数的平均涨幅为19.3%,中位数为13.5%。与此同时,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这些行情中平均上行了39个基点,中位数为27个基点,收益率变化率的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13.9%和9.6%。

深入分析这些股债跷跷板行情背后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其成因多种多样。以股市上涨、债市下跌的行情为例,其成因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经济预期边际向好,货币政策随之收紧;二是基本面预期发生较大扭转;三是权益市场流动性充裕,赚钱效应吸引资金从债市流向股市,导致债市短期波动。

对比当前的市场环境,可以发现本轮股债跷跷板行情与2014年底至2015年上半年的情况较为相似。当时,国内货币政策保持宽松,而权益市场则因赚钱效应显著而吸引了大量资金,导致债市出现短期扰动。同样地,当前国内货币政策也延续宽松态势,而权益市场则在多重政策利好的推动下持续上涨,赚钱效应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当前债市面临一定的调整压力,但从中长期来看,市场仍处于长期降息周期内,且经济基本面并未出现显著逆转。因此,在短期波动之后,债市的投资价值仍然值得关注。

股债跷跷板效应在金融市场中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本轮行情与历史上的某些时期具有相似性,但每个时期的背后成因和市场环境都有所不同。因此,投资者在面对股债跷跷板效应时,应保持冷静分析,结合当前的市场环境和政策导向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