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A股并购市场热闹非凡,犹如节日庆典中的烟花绽放,共计16家上市公司密集公布了重组进展,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从焦作万方斥资319亿并购开曼铝业,到开普云跨界涉足存储芯片领域,再到镇洋发展尝试H股吸收合并A股的资本操作,这一系列举动不仅令人眼花缭乱,也让资深财经观察者感叹不已。
此次并购浪潮中,超百亿级的并购案就有三起,彰显出市场的活跃程度。焦作万方通过此次并购,一举从电解铝小厂跃升为全球第六大氧化铝巨头;中国船舶则在吞下中国重工千亿资产后,继续寻求更多军工资产的整合;而中国神华在复牌后股价暴涨,同样引人注目。还有9家公司因筹划重组而紧急停牌,市场的躁动氛围与2015年大牛市前夕颇为相似。
然而,在这波并购热潮中,也隐藏着不少风险。跨界并购便是其中之一。以开普云为例,这家主营业务为AI软件的公司,在净利润暴跌49%的背景下,突然宣布收购南宁泰克进军存储芯片领域。公告中对于交易价格语焉不详,仅提及“通过现金购买70%股权”。更值得关注的是,实控人汪敏同时将其持有的20.73%股份转让给交易对手的关联企业,这种操作手法令人质疑其真实意图。
蛇吞象式的并购同样存在风险。焦作万方市值仅为97亿,却计划吞下319亿的开曼铝业,杠杆比例极高。尽管有锦江集团承诺注资,但氧化铝行业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不容忽视。在国内产能已经超出需求的情况下,焦作万方的豪赌式扩张无疑充满了不确定性。
H股吸收合并A股的操作也面临挑战。浙江沪杭甬计划吸收合并镇洋发展,但港股市场的流动性远低于A股。在换股吸收合并后,新股东们是否愿意持有流动性较差的港股,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旦抛压增大,股价可能会受到严重冲击。
对于中长线投资者而言,如何在这波并购热潮中挖掘真正的投资机会呢?以下三条原则或许值得借鉴:首先,产业链闭环的整合往往能够带来显著的技术协同效应,如海光信息吸并中科曙光,这样的整合有助于实现国产替代;其次,分红承诺可以作为判断公司质地的一个重要依据,敢于承诺长期高分红的公司通常更加靠谱;最后,要警惕那些无技术协同、无业绩对赌、无分红约束的“三无重组”,这类项目往往隐藏着较大的风险。
总的来说,这波并购热潮是注册制下的必然产物,好公司通过并购实现快速成长,而差公司则试图通过卖身求生。但对于散户而言,关键是要分辨出哪些公司在踏实造船渡海,哪些公司只是在借板过河。只有那些产业逻辑清晰、分红承诺明确、技术壁垒较高的重组项目,才值得中长线投资者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