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债基八月遇冷大幅回撤,专家建议优选短债与“固收+”基金避险

   时间:2025-08-22 18:48:40 来源:国际金融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八月,股市迎来了一波狂欢行情,而债券基金则显得黯然失色。

自8月4日起,A股市场持续攀升,沪指更是一举突破了近十年的新高,A股总市值也随之创下历史记录。股市热点不断切换,激发了场外资金对权益类资产的强烈配置意愿。与此同时,资金面趋紧以及降息预期的减弱,使得债券市场在短时间内遭遇了急剧下跌,长期国债收益率呈现持续上扬态势。

受此影响,众多债券基金在本月的表现并不理想。根据Wind数据,截至8月20日,已有超过600只债券基金的收益为负,其中86只基金的净值亏损超过了1%。特别是在债市波动最为剧烈的8月18日,有10只债券基金的单日亏损超过了1%,最大亏损幅度更是达到了1.6%。

有投资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期股市的强劲表现加剧了股债之间的跷跷板效应。不过,多位受访者认为,本轮股市对债市的影响更多是阶段性的,短期效应显著。尽管债市已经历了较为剧烈的调整,但要实现完全企稳,仍需等待资金面宽松的信号或股市情绪的降温。

债市与股市的“负相关性”在近期表现得尤为明显。自8月13日以来,A股市场交易活跃,连续多个交易日的成交额突破了2万亿元,沪指在冲上3700点后继续刷新高点。而与此同时,自8月7日起,30年期国债期货连续调整,8月18日单日大跌1.33%,其他期限的国债期货也全线下跌。不过,在8月21日,30年期国债期货止跌企稳,收涨0.34%。

Wind数据显示,自8月8日以来,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的到期收益率持续震荡上行。其中,3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从低点1.95%附近一路攀升,最高突破了2.1%;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也从低点1.68%附近上行至接近1.79%的水平。

债市的短期急跌对债券型基金产生了不小的冲击。数据显示,8月18日,有10只债券基金的当日净值跌幅超过了1%,最高跌幅更是达到了1.63%。通常情况下,债券基金的净值波动相对较小,但此次的跌幅已堪比权益类基金,让不少投资者感到心疼。

截至8月20日,已有660余只债券基金在8月的收益为负,其中86只基金的净值亏损超过了1%。从细分类型来看,中长期纯债基金在这轮债市急跌中亏损较为严重,而短期纯债基金的亏损数量和幅度相对较小。一些混合型债基也出现了亏损,但可转债基金则表现较好,当月收益全部为正。

对于此次债券基金的短期大跌,有业内人士表示,债基净值波动是正常现象,特别是持有长久期债券的基金,短期内可能会出现较大的震荡幅度。近期虽然债市有企稳迹象,但长端利率债仍不够稳固。

债市短期急跌主要受股市走强、降息预期减弱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A股的长期走强以及投资者对高股息稳健行业股票的认可度提升,吸引了大量债基投资者转战股票市场。国债利息恢复增值税和流动性收紧的担忧也加大了债基的回调力度。

在本轮债市调整中,机构行为出现分化。基金、券商自营成为净卖出主力,主要减持20年以上超长债以应对降久期需求;而大行、险资则增配不同久期的利率债,前者看重票息价值,后者更注重规避波动风险。有分析认为,债市最剧烈的调整或已结束,但要完全企稳还需等待资金面宽松或股市情绪降温。

对于持有债券基金的投资者,有建议认为,在此阶段可缩短久期以抵御波动,优选中短债基金。同时,也可考虑配置“固收+”基金,通过股债搭配增强收益弹性,降低单一资产的风险。在债市调整、权益市场向好时,权益类资产的表现可能会对投资组合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应优先考虑组合久期较短、以利率债为主、少配置信用债的基金,以确保更高的安全性。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