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猪养殖行业,牧原股份以其卓越的业绩吸引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近日,该公司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的财务报告,数据显示,1至6月期间,牧原股份实现了764.63亿元的营业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率高达34.46%。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其净利润更是实现了11倍多的增长,达到了105.3亿元。
牧原股份方面表示,业绩的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生猪出栏量的提升以及生猪养殖成本的持续下降。上半年,公司的生猪出栏量较去年同期有了显著的增长,同时,由于饲料原料价格处于低位以及养殖死淘率的下降,生猪养殖成本也逐月降低。据悉,牧原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已从年初的13.1元/公斤降至7月的11.8元/公斤。
尽管上半年猪价维持在低位运行,6月更是达到了近一年的最低点,但牧原股份依然保持了强劲的盈利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去年同期的低基数效应,彼时正处于猪周期低谷,行业普遍亏损,而牧原的净利润也仅为8.29亿元。然而,今年牧原不仅成功抵御了猪价波动的压力,还通过技术创新与精细化管理,实现了成本的持续下降。
牧原股份的董事长秦英林在业绩大幅增长的同时,也大方回馈股东。公司公告称,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9.32元,分红总额高达50亿元,占公司上半年净利的47.5%。这一举措无疑将进一步增强股东对公司的信心。
在业务布局方面,秦英林并未满足于现有的生猪养殖业务。他沿着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生猪养殖、屠宰加工等产业链环节,着力拉长猪肉业务线,以提升公司的抗周期风险能力。据悉,牧原股份的生猪存栏量已超过4400万头,同时,公司还在积极探索饲料代工等新的业务领域。
牧原股份还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年初,公司启动了港股发行计划,旨在提升在全球市场的可信度。秦英林表示,未来5年,国际业务在港股上市后将与公司其他业务相互助力,其中,输出新兴技术将是国际业务的重要内容。事实上,从去年起,牧原就已经与越南本土养殖公司BAF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为其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今年3月,牧原更是在越南胡志明市设立了“越南牧原有限公司”,进一步推进其在海外的业务布局。
对于牧原股份的海外扩张计划,业内专家表示,牧原在技术成本方面具有领先优势,其轻资产模式(如越南技术服务)试水风险相对较低。然而,海外基建薄弱和管理经验不足也是其面临的挑战。因此,对于牧原出海的前景,业内专家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不过,无论如何,牧原股份的海外扩张计划无疑将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