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房地产市场动态引发了广泛关注。据中指研究院最新报告,截至2025年8月份,已有20家面临财务困境的房企成功获批债务重组或重整,涉及债务总额超过1.2万亿元人民币。这一系列举措旨在应对市场深度调整带来的挑战,房企经营普遍遭遇重创。
具体来看,包括融创、富力、奥园、远洋、时代中国、龙光在内的多家房企,已完成境内及境外债务的重组工作。而中梁、当代等企业则专注于境外债的重组,并已取得成功。旭辉、佳兆业、金轮天地、禹洲地产、世茂、绿地、碧桂园等企业境外债重组也获得了批准。这些努力标志着房企在债务危机中寻求出路的积极尝试。
与此同时,房企的重整进程也在加速。例如,新华联于2025年6月完成了重整工作,霍煤龙兴房地产公司的重整计划也获得了批准。金科股份和协信远创的重整申请也得到了法院的批准,目前正处于执行阶段。这些案例显示了房企在困境中寻求法律途径解决债务问题的决心。
然而,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对房企经营造成了深远影响。据统计,自2020年以来,已有70余家房企发生债务违约。特别是2021年,违约房企数量显著增多至16家,而到了2022年,这一数字更是激增到44家。截至2025年8月,共有77家房企陷入债务违约的困境。
受此影响,上市房企的退市情况也备受瞩目。自2022年至今,已有27家上市房企被动退市,其中A股14家,主要因面值退市和连续亏损;H股13家,则因财报发布困难及未能达成复牌指引而停牌超过18个月。还有个别上市房企选择了私有化退市,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波动。
上市房企的业绩也普遍不佳。截至8月20日,沪深两市共有71家上市房企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其中45家预计亏损,占比高达63.4%,较去年同期略有上升。个别房企的亏损额甚至超过了百亿元,显示出市场调整对房企盈利能力的巨大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