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股市场近期创下近十年新高,各大城市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业务动态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其中,某城商行理财子渠道部的负责人刘晨,近期的工作节奏明显加快。
自上周以来,刘晨每日都会与多家银行代销渠道保持密切联系,密切关注理财资金在股市中的流向变化。他透露,不同类型的理财产品所面临的资金流动压力大相径庭。
股市的上涨推动了含权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水涨船高,这类产品的资金净流出压力相对较小。然而,现金管理类与纯固收类理财产品则因收益率相对较低,正面临着日益加剧的资金净流出挑战。普益标准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现金管理类与纯固收类理财产品的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分别仅为1.46%和2.38%,远低于沪深300指数当月约3.5%的涨幅。
相比之下,权益类资产投资占比较高的混合类与权益类理财产品的表现则十分亮眼。过去一个月,这两类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分别达到6.52%和37.14%。
一位负责理财产品代销的股份行上海分行零售业务主管表示,8月以来,受A股指数持续上涨和赚钱效应增强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理财资金开始从日开型现金管理类产品与开放式固收类产品中撤出,转而流向与证券投资直接相关的银行账户。
尽管股市上涨带来的理财资金流动压力存在,但相比去年8月债市回调所引发的理财产品赎回潮,当前的压力仍相对可控。部分投资者将10%至20%的理财资金转向股市,还有不少投资者选择将资金从固收类理财产品转向含权理财产品,显示出他们依然看重理财产品相对稳健安全的回报。
然而,银行理财子公司并未因此掉以轻心。刘晨透露,为了应对潜在的赎回压力,他们已在7月陆续从多只债券基金中赎回资金。
数据显示,7月以来,因大额赎回而提高净值精度的债券基金数量多达36只,明显高于5月的14只和6月的19只。华安证券发布的报告指出,7月24日的纯债型基金赎回力度与去年8月债市回调期间相当。
浦银理财总经理李桦也指出,当前市场波动已成为常态,单一资产的线性思维难以持续,多元配置能力将成为资管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这要求资管机构具备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的能力。
面对节节攀升的A股指数,刘晨的心情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今年发行的多款含权理财产品收益率大幅提升,有望带动相关理财产品规模的快速扩张;忧的是,现金管理类与开放式纯固收类理财产品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资金流出压力。
刘晨发现,在股市上涨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不同类型理财产品的收益分化趋势日益明显。例如,他们发行的多款“固收+权益”含权理财产品,通过将权益类投资占比提高至15%,当月实现了超过8%的年化回报。相比之下,重仓债券与货币类投资品种的现金管理类与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的年化回报则分别低于1.5%和2.3%。
这令刘晨担忧,在股市持续上涨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理财资金可能会“嫌弃”现金类与固收类产品的低收益,纷纷转向股市或股票型基金。然而,他也收到了一些好消息,比如不少理财资金并未直接流向股市,而是投向了“固收+权益”的含权理财产品,以寻求相对稳健且安全的较高回报。
银行存款资金在完成半年度存款考核任务后,从7月起陆续重返理财市场,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冲了股市上涨所带来的理财资金流出压力。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理财子公司仍在积极寻求应对策略。一方面,他们预留足够资金以应对理财资金向股市的流动;另一方面,在近期债券价格下跌期间(债券收益率回升)做好风险管理,避免固收类理财产品净值大幅度回撤而引发额外的赎回压力。同时,他们还在增加高分红高收益资产的投资,以提高产品回报率并留住更多理财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