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起关于儿童票测量标准的争议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事件发生在上海普陀区环球港主题乐园,涉及一位10岁女孩及其国外同学因身高测量方式引发的补票纠纷。
据报道,陈女士带着女儿和女儿的同学一家前往该乐园游玩。购票时,陈女士依据乐园“1.1米至1.4米儿童票”的规定购买了两张儿童票,每张票价98元。然而,在检票时,同学因穿着洞洞鞋测量身高达到141厘米,超出了儿童票的标准,被要求补差价。
面对这一结果,同学的母亲提出质疑,并要求光脚重新测量。在光脚测量后,身高结果为138厘米,符合儿童票的标准。但乐园主管坚持“必须穿鞋测”的规定,双方因此陷入僵持。为避免行程受到影响,陈女士最终选择退掉一张儿童票,并现场补买了一张158元的学生票。
陈女士表示,这次纠纷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游玩体验,事后向商场进行了投诉。经过商场的协调,乐园同意进行光脚复测,并确认该同学身高达标,最终退还了学生票的费用。
这起事件也引发了公众对儿童票测量标准的广泛讨论。记者调查发现,不同主题乐园对于儿童票的规定各不相同。例如,上海迪士尼和北京环球影城等主题乐园,其儿童票的定义标准主要基于年龄,而非身高。而一些其他乐园则同时考虑身高和年龄,或者仅依据身高来界定儿童票的适用范围。
实际上,关于儿童票到底应该按身高还是按年龄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年龄标准是刚性的,而身高标准则存在较大的弹性。随着国民营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身高普遍增长,但很多景区和乐园的优惠标准却未能及时调整。这导致了一些尴尬的情况,比如年龄小但个子高的孩子不得不购买全票。
对此,有网友指出,既然是给儿童的优惠,就应该无差别地惠及所有适龄儿童。铁路部门已经在这方面作出了示范,自2023年起,火车儿童票彻底告别“1.2米红线”,改按年龄划分。这一调整得到了公众的广泛认可,也让人们看到了更加公平、科学的儿童票标准。
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景区和乐园仍然坚守着不科学的“老规定”呢?这背后可能涉及到利益驱动的问题。一些景区和乐园为了压缩优惠空间,可能会选择性地忽视更加公平、科学的标准。这种做法不仅缺乏服务意识和商业头脑,也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和体验。
总之,这起事件再次引发了公众对儿童票测量标准的关注和讨论。希望相关部门和景区能够重视这一问题,尽快制定更加公平、科学的儿童票标准,让每一位适龄儿童都能享受到应有的优惠和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