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的“上证首席讲坛”活动中,国海证券电新研究团队首席分析师李航带来了主题为“场景涌现,重塑‘锂’想”的精彩演讲。他深入剖析了锂电行业的多重“预期差”,并对下半年锂电板块的投资前景持乐观态度。
李航指出,锂电行业下半年的投资机遇主要聚焦于两大主题:一是以固态电池为代表的科技创新,二是以“反内卷”为驱动的底部改善。他指出,随着新能源市场的不断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中心(AIDC)、海外市场、储能市场以及商用车电动化等领域正成为锂电行业的新增长点。
在科技创新方面,李航特别提到了固态电池的发展。他指出,固态电池目前正处于“政策与资本双驱动”的研发加速期,技术迭代与成本下行速度有望超预期。未来3至5年,固态电池有望实现从工程化到部分商业化的突破,最早可能在机器人、低空经济、可穿戴消费电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从投资角度看,固态电池的增量设备环节和关键材料突破将成为两大关注重点。
除了固态电池,AIDC等电池应用新场景也在逐步打开需求空间。这些新场景代表了行业技术突破的核心方向,为锂电行业提供了未来增长的重要动力。
在“反内卷”驱动的底部改善方面,李航认为,当前锂电行业供需关系正在逐步改善。供给端扩张显著放缓,多数环节投资强度下降,而需求端则呈现出明显改善信号。例如,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头部电池厂订单饱满,经营数据上修,甚至需要从外部“借”产能以满足生产需求。李航强调,“反内卷”不是目的,而是推动行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竞争”的手段。
针对近期有关碳酸锂期货价格波动的讨论,李航表示,碳酸锂期货价格的短期波动更多是资金博弈的结果,但中长期来看,价格必然回归供需关系本质。他认为,健康的“反内卷”方式应该是监管引导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或者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创造超额收益。
在细分市场中,李航提到了商用车电动化、AIDC以及海外市场储能等领域的增长潜力。他认为,商用车电动化具有类别多、电动化潜在空间大的特性,未来渗透空间广阔。AIDC领域则聚焦“铅酸替代”与“电源升级”,增长潜力显著。海外市场方面,以欧洲为代表的海外需求有望迎来复苏,这既源于欧盟碳减排考核压力,也受益于中国车企及海外主流车企高性价比车型的持续投放。
储能领域同样值得关注。李航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装机规模有望达到250GWh,同比增加54%。他指出,国内储能逻辑已从“强制配储”转向“市场化盈利”,而欧洲、新兴市场则因光储平价、分布式需求旺盛,储能装机增速迅猛。总体来看,在光储平价的大背景下,储能需求将持续高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