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恒大崩塌下的幸存者:恒大冰泉的重生之路

   时间:2025-08-19 08:27:29 来源:斑马消费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中国恒大,这个曾被誉为“宇宙第一房企”的巨头,在资本市场的辉煌历程于上周正式画上了句号。8月25日上午9时起,其上市地位被取消,标志着这家纵横房地产市场16年的企业以一种黯然的方式退出了历史舞台。然而,在这场房地产风暴中,恒大创始人许家印精心布局的消费板块,却奇迹般地逃出生天,其中最为人所知的便是恒大冰泉。

回溯到12年前,恒大冰泉在亚足联冠军决赛上的首次亮相,如同一颗璀璨的明星,一夜之间成为了快消品行业的焦点。许家印当时对恒大冰泉寄予厚望,公开宣布了雄心勃勃的销售计划:2014年达到100亿元,2016年突破300亿元,甚至计划在十年内完成1500万吨的销量。然而,门外汉跨界卖水,让恒大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2013年,恒大冰泉的诞生略显仓促,既无稳定的水源,也无现成的工厂和销售渠道。但许家印不惜重金,宣布在吉林白山投资百亿,建设千万吨级的矿泉水项目。同年10月,恒大通过收购吉林黄金饮品有限公司,正式推出了恒大冰泉品牌。一时间,潘永卓、杨华峰和张华等业内重量级人物加入,分别担任要职,准备大干一场。

恒大冰泉的营销策略延续了恒大在地产领域的作风,大手笔投入,快速铺开市场。在亚足联冠军决赛上,恒大冰泉借助广州恒大队夺冠的东风,一夜爆火。随后,恒大冰泉展开了无死角的广告攻势,仅在当年11月9日至30日,就投入了约13亿元的营销费用,覆盖了央视及60家城市电视台的黄金时段。同时,恒大冰泉的渠道也迅速铺开,一个月内达到了20万个终端。

然而,好景不长,恒大冰泉的高举快打模式并未如愿带来持续的销量增长。2014年,恒大冰泉的实际销售额仅为10.9亿元,远远低于预期的100亿元,亏损更是高达23.7亿元。尽管恒大财大气粗,继续烧钱换市场,但恒大冰泉的业绩始终未能有所起色。2015年,恒大冰泉不得不选择降价,但连续的亏损已经让恒大失去了信心。2016年9月底,恒大将包括矿泉水在内的消费业务板块全部出售给了第三方。

然而,恒大冰泉的故事并未就此结束。在被出售之后,恒大冰泉投入到了翠林系的怀抱,继续活跃在主流水饮市场。翠林系的核心人物王忠明,这位恒大系前高管,是推动恒大冰泉继续征战水饮市场的关键先生。他低调行事,几乎刻意回避与恒大的关联,近年来在翠林系中演绎出一个隐秘的商业故事。

王忠明的发家史颇为传奇。他毕业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专业,毕业后回到家乡从事农业相关业务。后来南下深圳,从普通员工做起,最终成为了企业高管。2006年,他创立了深圳建功成劳务公司,后来演变成翠林投资集团。王忠明不仅接盘了恒大的消费板块业务及资产,还积极参与恒大的融资活动,通过翠林系企业在恒大汽车、恒大房车宝等多个项目中投资。

如今,恒大冰泉虽然品牌名未变,但企业已经开始了去恒大化的进程。股权穿透之后,翠林矿泉水集团系由翠林农牧集团(香港)控制。翠林农牧集团下设矿泉水、粮油、销售以及进出口四大板块,拥有多个知名品牌。而王忠明,作为翠林系的核心人物,虽然近年来低调行事,但他的商业帝国依然庞大且复杂。

尽管恒大冰泉在恒大的房地产风暴中逃出生天,但王忠明和翠林系面临的挑战并未减少。工商资料显示,王忠明目前担任多家企业高管,涉及多个领域的投资。然而,他也被限制消费,涉及多起诉讼案件。恒大冰泉的未来,以及翠林系的命运,依然充满了不确定性。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