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五岁女童调座椅酿悲剧,父母索赔车企遭驳回:谁该为这起事故负责?

   时间:2025-08-17 16:00:02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上海一宗家庭悲剧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涉及一对父母因幼子不幸身亡而将汽车制造商告上法庭的案件。2023年5月1日,宗某一家四口驾车出行时,5岁的女儿在调整座椅时不慎将2岁7个月的弟弟挤压窒息,最终导致弟弟不幸离世。

据事故细节显示,当时宗某驾驶商务车,妻子吴某坐在第二排右侧,5岁的女儿在第二排左侧,而2岁的儿子则在第三排左侧座位上玩耍。当车辆停在红绿灯前,吴某发现女儿将座椅调得过低,当她转身查看时,惊恐地发现儿子的头被座椅压住,已无反应。尽管夫妻俩立即将孩子送往医院,但孩子因缺氧缺血性脑病离世。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悲剧,宗某夫妇难以接受现实,认为汽车制造商应对事故负责。他们指出,车辆座椅缺乏自动感应回缩功能,且未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存在设计缺陷。基于这些理由,他们将某汽车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赔偿包括医疗费、死亡赔偿金、丧葬费和精神损害抚慰金在内的总计200万元。

然而,车企方面对此表示强烈异议。他们强调,涉案车辆已通过国家强制认证,座椅调节符合国家标准,并在用户手册中明确提示了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规范。车企认为,事故的根本原因是宗某夫妇未履行监护职责,未给幼儿使用安全座椅,且放任儿童自行操作座椅。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在审理此案时,进行了详尽的调查。法院查明,涉案车辆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并在用户手册中多次强调儿童保护装置的重要性。法院认为,宗某夫妇存在多重监护失职行为,包括未按规定为2岁幼儿使用安全座椅,以及放任幼儿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脱离监护。

最终,法院判定,宗某夫妇的监护失职是导致悲剧发生的直接原因,与车辆设计或警示不足无关。因此,法院依法驳回了他们的诉讼请求。

这起案件不仅为公众敲响了警钟,强调家长在带孩子出行时应时刻保持警惕,履行好监护职责,同时也提醒汽车制造商在产品设计和安全提示方面需不断完善,以尽可能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对于这起案件,社会各界反响强烈。许多人表示,这起悲剧再次凸显了家长监护责任的重要性,同时也引发了对汽车座椅安全性的深入讨论。你对此有何看法?欢迎留言分享。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