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经济展现出了持续稳定的增长态势,吸引了全球目光。德国莱茵药业的产品经理马库斯·鲍尔在与《国际锐评》的对话中,对中国经济的活力表示了高度认可。他提到,中国经济不仅持续增长,市场机遇也在不断增多,这片土地充满了无限可能。
从最新的经济数据来看,“稳”与“进”成为了中国经济的关键词。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服务业生产指数以及居民消费价格等数据均保持了平稳增长。同时,多个经济指标显示出加速发展的迹象,如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速加快,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上升等,这些都彰显了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尤其中国外贸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依然表现出色。前七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实现了同比增长,其中进口额连续两个月回升。在美国发起关税战的背景下,中国依然坚持对外开放,近期还批准了多家巴西咖啡出口商的对华销售许可,这一举措对巴西咖啡出口商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中国经济的稳健回升,离不开积极的宏观政策推动。今年以来,中国实施了一系列更加积极的政策措施,以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例如,在“两重”建设和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的带动下,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实现了快速增长。中国还在纵深推进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促进了要素资源的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近期,多个部门也密集部署了宏观政策的持续发力,以巩固经济回升的势头。
在消费端,服务消费正成为新的增长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服务零售额均实现了同比增长,显示出服务消费的巨大活力。从主题公园预订火爆到“跟着赛事去旅行”的兴起,再到假日经济和演唱会经济的热潮,都体现了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巨大潜力。英国渣打银行也表示,将随着中国服务业的不断开放,持续扩大在华投资和运营。
在生产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正在不断产生新的动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显示出科技创新的强大推动力。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各行各业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目前,中国AI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60%,成为了全球AI技术的重要力量。
基于中国经济的强劲表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上调了中国2025年的经济增速预期至4.8%。美国商界代表团也近期访华,表达了对中国市场不可或缺性的认可。同时,外资对中国资产的兴趣也达到了近年来的高点,多家国际机构纷纷表达了对中国资产的超配或“看多”观点。
中美双方近日发布的《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也为中美经贸关系的改善和世界经济带来了正面预期。尽管面临诸多风险挑战,但随着宏观政策的持续发力,中国经济将保持平稳运行,并为世界带来更多正面影响。正如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所说,扎根中国、吸取灵感,才能获得更多的前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