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近期发布了一份关于上市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告会计监管的重要报告,旨在强化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这份报告详细揭示了在对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进行抽样审阅过程中所发现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监管措施。
据统计,截至2025年4月30日,A股市场共有5413家上市公司按时公布了其2024年度的财务报告。这些公司分布在主板、创业板、科创板以及北交所等多个板块。然而,在这些按时披露的财务报告中,有192家上市公司被审计机构出具了非标准审计意见,涉及多种不同类型的审计保留意见。
证监会在报告中指出,尽管大多数上市公司能够较好地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和财务信息披露规则,但仍有一部分公司在收入确认、长期股权投资与企业合并、金融工具等多个方面存在会计处理或财务信息披露的错误。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财务报告的准确性,也对投资者的决策产生了潜在的误导。
具体而言,收入相关的问题主要包括不恰当地采用时段法确认收入和成本,以及在点价模式下的销售收入核算不准确等。而在长期股权投资和企业合并方面,一些公司未能正确判断合并财务报表的范围,或者在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时未能恰当确认商誉。报告还指出了内部交易处理不当、非流动资产减值损失转回违规等问题。
例如,在审阅过程中发现,有上市公司在合并范围内的一家子公司将工程设备以评估价出售给另一家子公司,并在合并财务报表中按评估价入账,同时错误地转回了以前年度计提的在建工程减值准备。这种行为违反了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影响了合并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除了上述问题外,报告还详细列举了上市公司在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资产减值、列报与披露等方面的其他问题。这些问题均需要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高度重视,并及时进行改正。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证监会表示将持续跟进审阅发现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后续监管处理。同时,证监会还将进一步加强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持续完善监管工作机制,提升监管效能。针对市场热点难点会计问题,证监会将加强实践指导,确保资本市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财务信息披露规则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证监会强调,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应认真对待会计监管报告指出的问题,及时纠正财务报告中的错误,增强理解和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及财务信息披露规则的能力。通过认真稳妥地做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相关工作,不断提升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共同促进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