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Notion CEO揭秘:AI时代,工具将如何长出“工作能力”?

   时间:2025-08-12 19:12:11 来源:ZFinance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最新一期的《Decoder》节目中,Notion的联合创始人兼CEO Ivan Zhao与主持人进行了一场深入探讨,内容涉及软件形态、AI的角色以及行业的未来。Ivan Zhao回顾了SaaS发展的十五年历程,指出许多工具彼此割裂,导致企业的数字化工作环境成为“信息孤岛”。他强调,用户和团队不得不在多个应用间频繁切换,这不仅降低了效率,还加剧了沟通和数据的割裂。相比之下,Notion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径,通过模块化、可组合的架构,将不同功能整合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中,让用户可以像搭建模型一样自定义工作流和数据结构。

Ivan Zhao表示,这一理念并非源自市场竞争,而是他十年来坚持的产品哲学。2015年,当发现早期版本的技术基础无法支撑长远目标时,他决定关停Notion 1.0,将团队缩减到两人,并搬到日本京都,以低成本重新启动。这一“归零”行动背后,是他对计算环境形态的重新定义——软件不应是封闭的硬塑料容器,而应是一套开放的构件系统,可以自由拼搭、修改和扩展。

进入AI时代后,这种“积木”理念获得了新的应用。Ivan Zhao认为,AI不仅仅是静态工具,而是可以组装成主动协作的虚拟队友。他的构想是让一个初创团队,即使只有两位创始人,也能拥有十人级别的执行能力,涵盖从记录、项目分派到资料调研等各个方面。这种效率的提升并非通过替代岗位实现,而是通过放大个体能力和团队协作来实现。

然而,Ivan Zhao也看到了现实的局限。他指出,目前的AI队友更像是刚入职的新人,聪明且反应快,但缺乏稳定可复用的经验,无法在复杂场景中保证一致性。下一步的挑战是为它们注入长期记忆与学习能力,使它们从一次性惊艳进化为稳定、可依赖的伙伴。

Ivan Zhao认为,AI正在推动软件行业从“工具集合”向“有机系统”过渡。这种变化的速度甚至超过了互联网泡沫时期的标准迭代和摩尔定律时代的硬件更新。传统的瀑布式开发方法难以适应这种变化,需要的是快速迭代、跨职能团队和对模糊性的高度容忍。这种方法论也可能重塑下一代创业者运营公司的方式。

访谈中,Ivan Zhao详细解释了Notion的设计理念。他称Notion为“软件界的乐高”,旨在将多个工具整合到一个平台中,并提供乐高积木式的自定义能力。他指出,过去十五年的SaaS发展大多集中在打造垂直的、针对特定场景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虽然有用,但彼此互不兼容,导致用户不得不在多个工具间切换。而Notion的目标是提供一个统一的平台,让用户可以在一个地方完成所有工作,并通过乐高积木式的自定义能力来创造和定制自己的工作流。

当被问及Notion是否在与微软Office或Google Workspace竞争时,Ivan Zhao表示,Notion与它们是共存的。他强调,Notion的优势在于处理需要放入数据库的内容,如项目管理、工单追踪等场景。这些场景是微软和谷歌目前尚未真正触及的领域。

对于Notion的学习曲线问题,Ivan Zhao表示,他们正在通过提供主题套装和预制模板来降低用户的入门难度。他比喻说,这就像乐高从最初的一袋积木发展到现在的主题套装,让用户更容易上手。

在谈到AI在Notion中的应用时,Ivan Zhao表示,AI已经成为他们产品的核心部分。他指出,AI不仅能够教用户如何使用Notion,还能直接帮助用户完成任务。例如,他们的AI会议笔记功能可以自动记录和转写会议内容,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当被问及Notion的盈利状况和未来规划时,Ivan Zhao表示,Notion目前处于盈利状态,并且业务增长迅速。他强调,驱动他们每天行动的更大动力是整个软件行业正在被AI完全改写。他们正在不断探索AI的潜力,并开发新功能来吸引新用户。

在谈到公司规模和团队结构时,Ivan Zhao表示,他们更倾向于保持团队的紧凑性,而不是盲目扩大规模。他认为,人才密度比绝对人数更重要,一个紧密协作的小团队往往能更高效地完成任务。

最后,当被问及两年后的Notion将如何发展时,Ivan Zhao表示,他们将继续专注于AI和模块化架构的融合,让用户能够创建更强大的AI队友来帮助他们完成重复且繁琐的知识工作。他相信,这将为下一代创业者带来全新的运营方式。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