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关于水果价格的一番言论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在一段公开视频中,余惠勇明确表示,百果园将继续坚持高品质路线,面对公众对于“水果太贵”的质疑,他们不会盲目追求低价策略,而是致力于提升消费者的成熟度。
余惠勇详细解释了百果园定价背后的逻辑。他指出,水果的品质差异巨大,即便外观相似,其内在品质和价格也可能相差甚远。市场上,低品质水果往往供过于求,而高品质水果则供不应求,这正是百果园水果价格偏高的重要原因。他强调,百果园拥有庞大的会员群体,这些会员对百果园的价值理念高度认同,是支撑其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
在商业理念上,余惠勇将商业行为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用消费者的无知,另一类则是教育消费者。百果园显然选择了后者,他们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提升消费者的消费认知,希望消费者能够了解水果品质的差异,并在知情的情况下做出自主选择。尽管百果园也在不断探索降低成本的方法,但他们坚决不会以降低品质为代价来换取价格的下降。
然而,余惠勇的这一番言论并未得到所有网友的认可。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吐槽百果园的价格高昂,甚至有人调侃称“月薪两万也吃不起百果园的水果”。在消费观念逐渐转变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注重质价比,对价格的敏感度也越来越高。百果园作为中高端精品水果的代表,其定价普遍高于其他渠道,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压力。
从百果园的发展历程来看,这家企业自2001年由余惠勇创立以来,凭借其独特的经营模式和品牌定位迅速崛起。2023年1月,百果园成功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迎来了其发展历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然而,上市后的百果园业绩却并未如预期般持续增长,反而出现了下滑。
数据显示,2024年百果园的营业收入为102.73亿元,同比下降了9.8%,除所得税前的亏损更是达到了3.91亿元,这是近五年来百果园首次出现净利亏损。与此同时,百果园的门店数量也出现了净减少,截至2024年底,其零售门店数量同比减少了966家,仅剩5127家。加盟店数量也从6081家减少至5116家,平均每天就有近5家门店关闭。
百果园业绩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社区团购、电商巨头等新兴竞争对手的崛起对百果园形成了巨大冲击。这些竞争对手凭借资本优势,通过价格战等手段迅速抢占市场份额,使得百果园的供应链优势不再明显。另一方面,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也使得百果园面临更大的市场压力。在追求高性价比成为主流消费观念的今天,百果园中高端的市场定位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在竞争激烈的水果零售市场,百果园要想重新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并实现业绩的反转,必须在坚持品质的同时更加深入地了解消费者需求,优化自身的经营模式和价格策略。余惠勇“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言论虽然体现了百果园对品质的坚守,但在实际市场竞争中,如何平衡品质与价格、如何真正满足消费者需求才是百果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只有尊重消费者、顺应市场变化,百果园才能在困境中找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