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美借道泰墨绕开中国锑出口禁令,供应链监管漏洞何解?

   时间:2025-08-11 16:04:20 来源:网界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国际矿业舞台上演了一场引人瞩目的戏码。据路透社的一项深度数据披露,美国在短短五个月内,通过泰国与墨西哥这两个中转站,进口了高达3834吨的氧化锑,这一数字惊人地逼近了过去三年的进口总量。这一动态恰好与中国即将于2024年末实施的新矿产出口管制政策相碰撞,迅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锑、镓、锗等关键矿产,在中美战略竞争的棋盘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此前,美国军工界已多次敲响警钟,担忧这些矿产的供应短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更是直言面临“资源枯竭”的严峻挑战。然而,美国氧化锑进口量的激增,不仅引发了对中国出口禁令效果的广泛质疑,也让泰国和墨西哥是否成为了美国绕过禁令的“桥梁”成为热议话题。

深入探究发现,事情远非表面所见那般简单。尽管泰国和墨西哥并非锑的主要生产国,但中国向这两国的锑产品出口却出现了显著增长。背后隐藏的是中国企业的巧妙策略:通过第三国“转换产地”,即先将锑产品出口至泰国和墨西哥,再由美国合法进口。这种操作手法在国际贸易中并不罕见,尤其是在复杂的电子产品和芯片供应链中,但此次涉及的却是战略意义重大的金属,这无疑对出口管制的有效性构成了严峻挑战。

为何禁令未能如愿以偿?供应链中的漏洞何在?在全球化的今天,供应链已不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一个错综复杂、相互交织的网络。禁令能否发挥实效,关键在于执行力度和配套措施是否严密到位。当锑被出口至第三国,经过简单的加工或“换标”后,再轻松流入美国市场,监管的难度可想而知。中国企业追求外汇收入,美国企业急需原料,而第三国则借此“新兴贸易”赚取差价,各方利益紧密交织,使得禁令难以全面落实。

数据层面的变化也透露出了端倪。在2023年之前,泰国和墨西哥从未进入过中国锑出口的前十大市场之列,但自2023年下半年起,两国的进口量却突飞猛进,跃居前三。这一变化恰好与中国宣布对镓、锗等关键矿产实施出口管控的时间节点相吻合。尽管锑并非首批受限对象,但其在军工和电子行业的重要性早已备受瞩目。美国无法直接从中国购买锑,于是选择泰国和墨西哥作为“跳板”,以此规避禁令。

镓的采购情况同样令人担忧。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矿业企业高管透露,他每月都能从中国获得约200公斤的镓,但对于卖家和采购渠道则三缄其口。镓作为雷达系统、卫星通信及导弹制导等领域的核心材料,其隐秘的采购过程无疑加剧了外界的焦虑情绪。

尽管美国通过“产地转换”手段成功绕过了中国的出口封锁,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禁令完全失去了效力。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全球供应链的复杂性和监管漏洞,也为中国敲响了警钟。为了维护国家资源安全和战略利益,中国亟需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堵塞供应链中的漏洞,并提升战略反制的威慑力。对于美国等国试图规避禁令的行为,应保持高度警惕,确保国家资源安全不受威胁。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